云南普洱景迈山国家级风景区
景区信息导视系统设计
景迈山先民和现居住民,无论那个民族,从过去到现在,是以茶作为生,以茶共生共存,共呼吸共命运,
对茶积淀了深厚的感情,是以茶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景迈人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已经积淀了几千年
而延续下来。
良好优越的原始生态提供了茶作赖以存在的环境,各民族虽然存在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但在
共同的生产生活环境下,这种差异性已不再显性,反而是共性的地方大大突显。
故标识设计大方向上不应
专意找寻景迈民族的差异性。
而是在紧紧抓住共性元素基础上(茶文化,茶作为生),再去做民族的细部差
异。
而民族存在的大差异更多是通过标识信息的文字内容等来展现的。
要讲民族的差异性,要从历史的深度中去理解,布朗族与傣族比较,布朗族落后傣族先进,农耕技术、纺
织、文字、宗教,是从傣家七公主与布朗先祖帕哎冷联姻后传入的,从此布朗族从原始社会状态步入农耕
社会,所以布朗族在各方面都深受傣文化的影响,与傣族的融合就是向先进民族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看
到的更多的是它与傣族的相似性。
特别要注意的是布朗族在茶叶发展史上的地位,布朗族的祖先最早发现
了茶叶的功效,并开始栽培茶业,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具有茶祖的地位。
总体上讲景迈山两
个民族的差异在于,傣族更细腻,在促进各民族文明进步上有重要作用。
布朗族更粗犷,在茶的发展史上
有重要的贡献。
从规划到设计上讲,景迈山导视系统设计不在于在民族化差异上找出路,它的核心就是“茶”,那么景迈大
寨大平掌片区和芒景芒洪片区有差异化吗?要不要让它有差异化呢?从表面上看,两个片区的区别在于一
个是傣族聚居区,一个是布朗族聚居区,但这没有看到核心!核心还是在“茶”上。
那这两个片区的差异化
应该在哪里呢?应该这样看,第一个片区我们“闻香识景迈”,是门户区,感观体验区。
第二个片区是深入
区,寻根区,心灵体验区,从文化上进,第二个区更厚重,因为它是茶祖所在地!“茶”追本溯源的发源地!
普洱茶的精神高地!从标识设计上讲,第一个区应该平实一些,体现“茶”文化。
第二个区要厚重一些,体
现“茶祖圣地”地位。
品牌表达
景迈山,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宝!
广州白云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信息传达设计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和广州市唯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白云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主峰摩星岭高382米。
白云山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近年来,不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恢复了“天南第一峰”、“双溪古寺”、“翠微古道”等历史景点,高标准改造了白观光车,修建了便民登山道路和亭廊,完成了全山消防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风景区每年平均接待游客达2000多万人次,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已成为了游客到广州的必游景点。
项目背景分析:我们对广州白云山景区原有导视系统中所有标识牌,进行全面的录入整理,发现由于景区自身的操作习惯的问题,下来十年,虽然,各类型标识牌达满足基本需求功能,但景区的信息传达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配合创建5A级景区的高标准来广州白云山景区原导视系统之问题白云山导视系统规划设计概念与片断
属性源思维项目作业流程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5A国家风景名胜区
景区信息传达设计
我们对丽江的玉龙雪山进行了反复的调研,包括了景区的自然气候/地理位置/景区内各景点分布信息以及
对纳西文化和本土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为此,我们提出导视系统作出规划和设计的原则及解决方案:
1,如何有利于提升游客对景区环境的认知,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如此大的景区内,分布的五大
景点,分别是:甘海子白水河牦牛坪云杉坪印象丽江;我们跟随团队游客及自助游客在游览玉龙雪山
景区的整个过程,发现游客在游览玉龙雪山的时候,对整个景区没有宏观认识,对各景点之间的差异,各
景点在景区内的分布认识模糊;游客在景点内自助性化较差,
解决方案:我们在做信息导视系统规划中,设计了一套适合玉龙雪山景区游览特点的[景区导视引索系统]
(附图)
2,减少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保持原生态景区的完整性。
任何信息导视系统的建设对景区生态,都是
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如何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景区环境的污染,
解决方案:为保持景区生态环境的完美和谐,这里我们提出景区内导视系统设计上尽量少使用金属或金属
扣件或表面看不到金属扣件,将可能金属扣件设计为具有隐藏性。
3,导视系统和景区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由于玉龙雪山山上最大风速为每秒20米,我们为景区的导
视系统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时候,着重地考虑了由于较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视系统的使用时间性,我们在选
材上重点的考虑了抗风,抗寒,耐腐蚀,抗紫外线及风景区的整体风格等方面。
在材质上的选择运用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