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班级:11-建筑1班姓名:闫国婷学号:1163110126【摘要】住宅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基本的载体,而住宅的建造设计能够直接体现出当前设计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市住宅是属于城市空间规划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地区的城市文化、经济水平、风土人情的体现方式。
本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形式,从套型变化,层数变化,需求变化等三个方面对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住宅建筑现状发展【正文】一.内蒙古地区住宅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
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
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地区处于严寒地区,当地住宅建筑设计也受区域性影响形成自己的特征,住房总面积不大,平面布置形式方正,注重良好的朝向以及自然通风等。
二.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现状(一)目前住宅户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年来住宅设计理论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并呈现出突破创新的局面。
但通过对近几年住宅户型设计的分析,我们仍能或多或少地发现其中不足,不合理的地方:1.户型面积的不紧凑当今住宅市场中的主流户型都有面积偏高的问题,虽然是基于居民对提高居住质量或者说是居住面积的迫切要求,但在实际设计中存在户型进深过大、公摊面积过多、空间设计不合理,从而最终导致户型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不合理的配置,实际有效使用面积减少等问题。
如图1该户型的厅与客厅的面积加起来有28mz,但是真正实用的面积只有20㎡。
而且餐厅与客厅都只能布置到走道的同一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2 .存储空间的缺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所购买的物品更加丰富、多样。
家庭物资的丰富势必带来对储物空间的需求增加。
但是目前国内开发的大部分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需求,住宅设计中缺少内置橱柜的设置,结果造成住户的大量农物等物品只能搁置在另外购置的衣柜内。
这样存储空间的问题就转给了——家具生产商。
如图2该户型设计所示193m2的户型,但是没有独立的储存空间。
3.设备和设施的不合理设置住宅中包括配套的厨具和卫生洁具、通风、排油烟系统、热水系统、冰箱、洗衣机、垃圾存放等设备和设施,但由于厨房、卫生间相对狭小,却是住宅中大多数的设备设施的集中地,因此设计中稍有马虎就有可能出现不合理设置的现象。
如厨房的操作台就有可能被冰箱挤得很小甚至完全被冰箱挡掉;洗衣机也经常没有合理的位置,或者是根本没有位如图3改户型厨房操作台基本被冰箱占掉了。
4.户型设计缺乏灵活性住宅作为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的产品,要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住宅户型的户内和户问的灵活性和可改造性,如相邻的户与户之间未必一定是绝对独立、永久分隔的。
必要时两户适当“变革”后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户型。
而我国住宅户型的灵活性和组合性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在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就更没有实现的可能。
导致现在住宅的户型设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不能适应住户新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套型变化层数变化需求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套型也在不断变化着。
1).内蒙古地区传统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
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
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2).早期四合院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
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
3).低层住宅在经济形态主要呈现为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时期,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城市人口密度相适应,低层住宅成为一种主要的居住形式。
如图为不同低层住宅套型图:4).筒子楼:50年代中期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模式,每个街坊面积一般为五、六公顷,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院落布置,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这种组合形式的院落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但由于过份强调对称,或“周边式”布局造成许多死角,不利通风和日照,居住条件恶化。
北京的百万庄小区是当时苏联援建的,充分表达了这个特点。
但是,由于当时居住面积标准的限制,在诺大的套型里只能多户合住的形式,卫生间和厨房的合用为邻里制造了很多的矛盾,被美其名曰:“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
因当时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建造了一批工人住宅区,如上海曹阳新村、北京幸福村,住户采用了集成居住的模式,与此同时发展了50年代后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
小区的规模比街坊大,用地一般约为10公顷,以小学生不穿越城市道路、小区内有配套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为基本原理。
5).多层住宅这一时期经济水平得以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多层住宅也在此同时大量建设。
多层住宅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适用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所以目前在国内是大量建设的。
以下为多层住宅的套型图:6).高层住宅随着先进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高层住宅得以发展,随之,电梯取代楼梯,成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其建筑也有自身带来的问题。
如图为高层住宅套筒子楼型图:三.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住宅产品其使用年限多为5O年以上,因此对设计者而言,充分的了解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在当前的户型设计中更好的迎合居住者的心理和需求,同时更有利于我们给未来的居住者提供新型,优化的居住空间和居住模式。
结合目前的市场发展方向及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未来住宅户型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户型的功能和面积配置更趋合理化未来的住宅户型设计要求功能和面积的配置更为合理和有效,除了面积的大小外,未来将更注重功能和品质,在住宅中应该特别强调面积、功能和舒适之间的相互依托的关系,合理增加和分配住宅面积,把面积的有效性作为户型设计的基本原则,避免大而不当,小而无用”。
未来住宅的户型将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随着面积的增加,功能随之升级,户内的功能不断的增加,如书房、工作室、休闲房间、储存问、设备间,阳光室,家务间、老人室、儿童室等等,或者:一个简单的客厅演变为~个客厅和一个起居厅、卫生间的设备也会由洗盆、便盆、浴盆演变为更多的功能:淋浴间放进去,SPA水疗放进去。
又有可能将各种设备实行分区使用,浴室除生理需要外,又演变为休闲,恢复疲劳的空间。
2 大厅小卧仍是未来户型设计的主要方向,但更加理性化、合理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产生了“客厅”这一空间要求,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各种休闲娱乐器械的发展,则对厅的规模产生了直接影响,客厅的面积不断增大,但近几年经常出现些极端的倾向,客厅越做越大,但是大而空,没有有效的空间尺度作为依据,以至于忽略了住宅功能的合理性。
此外,我国大多数住宅的主卧室与次卧室的主要差别,也仅在面积上有所体现,在配套空间与设施上,则无任何差别,而国外及国内一些优秀住宅的主卧室,不仅面积远大于次卧室,且都有专用卫生间和更衣室,使用者可置身其中更衣,将衣物储藏空间从卧室中分离出来,使卧室空间更加灵活自由。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完全崮化的来规定主卧室的面积和附属空间应达到什么标准,但未来住宅的主卧室必须以增加功能空间为目标来扩大使用面积。
3. 第二起居空间的出现严格来说“起居厅”与“客厅”在住宅中应是两个不同的空间:“起居厅”是家庭成员日常活动和休息娱乐的场所,而“客厅”则是用来接待客人的空间,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但现在多数的户型在设计时两者合二为一了。
当然,对于目前大多数家庭来说,由于会客的机会不多,因此,这一矛盾并不突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探亲访友和团聚交流的机会正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果能有一个第==起居空间,能更好的解决私密性的问题。
所以,未来住宅中第二起居空间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二起居空问,并不足客厅空间的简单重复,空间规模可以不大于12m 。
而通常可以与餐厅、书房、娱乐空间,甚至是厨房结合布置。
4. 工作学习室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空间随着未来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竞争中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因此,住宅中迫切需要专用的工作学习空间。
而目前的住宅设计,缺少的正是这一空间,多数住宅只是将普通卧室作为书房使用,或是在卧室中再挤进一张书桌和书架,少数大型住宅虽有书房,但缺少对学习、工作行为及其内容的研究,对未来办公设备的发展缺少预见性,很难满足未来家庭工作、学习需要。
因此今后的户型设计建议应将这一空间作为住宅户型的必备空间而加以规范。
5. “家政室”的增加今天现代家庭生活的内容增多,而像洗衣、烘干、熨烫等家务劳动所需要的空间却并没仃独立出现,所以才经常造成洗衣机与洗脸盆一道放在卫生间外面,一些清洁工具如吸尘器等,也无专用存放空间,熨烫在客厅和卧室进行的局面。
而如果有了方便的“家政室”,可以说对保持家庭整洁将十分有益。
因此家政室的出现,已是现代生活模式的必要结果(图4)。
内蒙古地区住宅建筑的发展将体现绿色生态建筑,注重设计的同时将打造建筑外观,户型设计多元化发展,更加注重安全,舒适,美观。
【参考文献】《浅谈现代城市住宅户型发展趋势》闫妮杨桦(广东深518000) 《内蒙古建筑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张晶《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问题及现状》惠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