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超链接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
水 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长江 防洪是首要任务。①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 分洪、蓄洪工程;② 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 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整治 措施
重 二滩、龚嘴、三峡、 名称 要 葛洲坝、丹江口 水 主要有三大效益:防 利 洪、发电、航运,其 工 效益 次灌溉、水产养殖、 程 旅游等
黄河 珠江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 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引淡压 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 咸;②植 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 树造林, 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保持水土 ③加固堤坝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天生桥、龙 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 滩、岩滩 小浪底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 发电为主 兼顾灌溉、发电
特征。
析区域内的地形、气候和河
流水文特征。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一、地形和地势
1.特征
(1)简述我国的地势特征。 答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简述我国的地形特征。 答案: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地形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天山 -阴山、昆仑山-b 秦岭、 南岭
山—冈底斯山一线。
超链接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1.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 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 分析如下:
(1)四大高原: 地 形 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2.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 海河 、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
系,在 南水北调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 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鄱阳湖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 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 青藏高原 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温馨提示]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
人文地理特征
K长江 中下游 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 棉、油生产基地, 人口众多,经济 发达。中低产田 的改良 全国重要的商品 东西狭长; 粮、棉基地,“ 海拔很低; 鱼米之乡”,长 江沿岸经济地带 河湖密布 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 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 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 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 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 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 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 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①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 化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②山区 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造成经 济文化相对落后,耕地资源不足 地势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 入内地,形成降水;②使我 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 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 的经济联系;③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 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 富,归纳起来为“三水”)
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 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普遍高温, 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2)题,本题 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
选出C项。
[答案] (1)A (2)C
超链接
[课件展示更直观 见配套光盘]
“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十八) 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4.三大平原 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 平原 。 5.四大盆地 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 6.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依次是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温馨提示] (1)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分别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
有 利 影 响
不 利 影 响
东西方向上的铁路、公路施 工难度大,阶梯交界处不利 于工业、城市和交通运输的 发展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气候特征分析: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要素 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①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 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 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 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 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 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 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二、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 冬季 (1)冬季:南北温差 大 ,主要是受 纬度位置 、____ 风 、地形的影响。 (2)夏季:大部分地区南北普遍 高温 ,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 2.降水分布 (1)空间: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主要是受 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时间:降水集中在 夏秋 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 降水集中在5~9月。
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4.气候主要特征 大陆性 季风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复杂多样 。
[温馨提示] 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 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 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阴 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②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及其开发与治理
(1)图解长江、黄河、珠江的河道特征: ①长江:
②黄河:
③珠江:
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 中游: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地貌 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地 形 区 C 黄 土 高 原 D 云 贵 高 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 布区;水土流失严 重、千沟万壑、支 离破碎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 地表崎岖,石灰岩 广布;喀斯特地貌 发育
人文地理特征 以谷子为主的 旱作农业;以 煤炭为主的能 源开发 “坝子”为农业 区,交通落后 制约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丰富; 少数民族分布 广
第一讲
考纲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考纲解读 1.识记:我国地形和地势的 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的水文 特征。 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 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2.我国主要气候的主要特 产和生活的影响。
征、成因,及其对农业生 2.理解:我国地形、地势和气
3.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及其 3.应用:学会结合区域图分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 防治措施是 (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南暖北寒、南北温 差大;漠河最冷;1 冬 月0℃等温线大致经 季 过青藏高原东部边 缘,东至秦岭—淮 河一线
季 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 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 遍高温、南北温差 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 不大 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 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夏 青藏高原和天山、 季 大小兴安岭等山地 地势高 气温偏低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 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太阳辐射强
c大兴安岭 -太行山-d巫山 -雪峰山 三列东北-西 长白山-e 武夷山 (2) 南走向的山脉 f 台湾山 脉
(3)西北-东南走向:g 祁连山 、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 贺兰山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 。 3.四大高原 黄土 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____ 高原 、云贵高原。
长江 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 ”;③发电“三峡”;④调水 “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 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 洲,主要农业区 黄河 珠江
水 利
①引黄灌溉; ②发电(上中 ①水能的梯级 游水能的梯级 开发;②航运 开发) ①上游凌汛; ①下游河口附 ②下游“地上 近“咸潮”;② 河”、凌汛 中下游洪涝
等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
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 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四川高考)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 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 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 的盆地,内有 世界最大的流 动沙漠。内部 平坦,多沙漠 和戈壁 内部平坦,多 沙漠和戈壁 人文地理特征 绿洲农业,种植棉 花和葡萄等,人口 和城市沿盆地边缘 呈环状分布。油气 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