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题库2017(四川农业大学)

马原题库2017(四川农业大学)

第一套一、辨析题1.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的作用。

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改造客观规律。

答案:(1)错误。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2.先有建筑设计图纸,然后再进行建筑,所以说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答案:人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首先,人在实践中获得对于对象即物质世界的认识,然后再把这种认识的结果用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改造对象世界,并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更高的理论认识……如此不断反复,呈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但是,从总过程来看,肯定是实践在先,实践使对象的内容暴露出来,才形成认识。

这个命题认为先有设计图纸,后有建筑,其实是把这个总的认识过程截断了,它没有看到,任何人提出设计图纸,都需要先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才是可行的。

然后,任何设计也要参考以前的现实的建筑物,否则设计也出不来。

这些说明,设计总是要以一定物质基础为前提,所以仍然是物质在先。

二、材料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地处河北香河县城郊的前套村共有村民450人,家家有人在县城打工、经商。

这些年富起来的前套村面临“富裕的烦恼”——“村民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环境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

”套村这样的“垃圾围村”难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

当了38年的村支书彭士发说。

变化来自一场“环境革命”。

今年年初,河北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香河县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每天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县里垃圾场,保证村里的垃圾不过夜;县里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评上环境精品村,给予8万—10万元奖补金。

“变‘给钱’为‘奖钱’,政府推这一把很关键。

”彭士发说,前套村乡亲们劲头十足。

农村环境卫生主角是农民,如果只是干部积极,难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

尊重农民意愿,前套村干部充分征集村民们意见。

“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冲得垃圾遍地”,“前几年修的路都是大坑”,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道路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财政补贴加上村集体、村民集资,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13条大小街全部进行硬化。

村里的项目村民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作为监督员,63岁的彭跃天天盯在工地上,“水泥厚度要15厘米,标号不能差,不符合要求,就得返工。

”“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

农民当上了主角,农村环境整治热情高涨。

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村街自筹2450万元,形成“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如今走进前套村,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林立,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

村里变美了,彭士发又有了新的想法:筹划改水、改厕,虽然离污水处理厂只有1.5公里,但村民的生活污水还是靠沟排或渗水井,厕所还都是旱厕,要是有一天能解决这些问题,咱农村人就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回答问题:(1)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前套村如何化解“垃圾围村”难题使得“村里变美了”。

(2)为什么前套村在“环境革命”这一社会实践中要坚持“村民自治”? 答案:(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二)材料1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

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2002—2010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布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11 年3月1日起施行。

材料2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2)结合材料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答案:(1)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三)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

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

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企业的真实效率。

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

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使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

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

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

材料2 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要停止生产。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入30%—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的局面,形成了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

材料3 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入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

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

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济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

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

从1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一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请回答:(1)利用价值规律的有关内容,结合材料1.2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所在(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价值规律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

”答案:(1)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做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这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

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

它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按照市场供求和效益的原则强行配置,违反价值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规律是无情的。

人们如果正确认识和遵循价值规律,自觉运用它去指导经济活动,,就能获得的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规律又是有情的。

三、写作题请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你我的参与”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相关知识,写一篇课程议论文。

参考文章: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此次十八大报告中一个新的创新点就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独立成篇,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由经济建设的突出地位转向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大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