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PPT课件
在视网膜外丛状层留下的脂质沉着。眼底 镜下:黄白色小点或斑块、界清,融合成 线状、环状、弧形排列。位于黄斑区的硬 性渗出呈星芒状、扇形、厚的斑块。
• 软性渗出(棉绒斑):边界不清的灰白色 棉花或绒毛状斑块,实际上不是渗出。前 小动脉阻塞后,神经纤维层的微小梗塞, 轴浆运输阻断所致 。
10
11
视网膜新生血管
15
16
• 临床表现:
1、视力瞬间失明:光感、手动。
2、瞳孔开大,直接对光反应迟缓
3、眼底检查: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弥漫
性
水肿,动脉细,少见视网
膜出血
视乳头:色淡、边界模糊,轻度水肿, 黄 斑呈樱桃红色
17
治疗
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视力,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 造成不可逆损害。
• 血管扩张剂: 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球后注射:妥拉苏唑啉25mg-12.5mg q d 烟酸100mg tid 金纳多、胞二磷胆碱
• 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也称视网膜下新生 血管 原因:RPE代谢物积聚,局部炎症或玻璃膜破裂, 诱发CNV向内生长致色素上皮层下或神经感觉 层,导致渗出、出血、机化、
• RPE增生:在一定刺激下,离开原位的RPE可游 走、增生、化生为成纤维样细胞样细胞,分泌胶 原,形成PVR(玻璃体内或视网膜表面的增殖 膜)。
1
2
• 组织学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由胚胎时期的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 发育而来。
•
视杯:外层RP
பைடு நூலகம்
内层-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
外层、内层之间存在潜在间隙
•
组织学上由外向内分为10层:
色素上皮层
视锥视杆细胞
外界膜
外核层
外丛状层
内核层
内丛状层
神经节细胞层
神经纤维层
内界膜
•
三级神经元:
第一神经元 -光感受器
• 病因:不清。以往认为可能是对结核蛋白的免疫反应,病 灶感染。
• 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视力不受影响 • 双眼周边部小血管闭塞、白鞘、迂曲、无灌注区出血入玻
璃体,视力突然下降,NV,新生血管膜,牵拉网脱,视 力丧失。
24
25
治疗
1、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早期:激素 3、维生素C、复方路丁、碘剂 4、激光光凝 5、玻璃体出血,牵拉网脱;玻切术+眼内光凝术
导致血栓形成。 2、相关的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硬化、DR。高血 脂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血液动力学发生改 变。 3、远视:小视盘 4、炎症:视网膜血管炎
20
21
• 临床表现: 1、非缺血型:视力下降不显著,有点状、火
焰状出血,视盘轻度水肿,各分支静脉迂 曲较轻。 2、缺血型:视力0.1左右,各象限视网膜有明 显的出血、静脉扩张、棉绒斑,CME和NV。 • 治疗: 1、非缺血型:黄斑水肿—格子状光凝 2、缺血型:全视网膜光凝术
26
四、视网膜脱离
• 定义: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 两层之间的液体为网膜下液。
• 分类:孔源性: 小圆裂孔——萎缩 马蹄孔 巨大孔>90° 锯齿缘离断——外伤 先天性脉络膜内缺损区内裂孔,无晶体眼 和 白内障术后裂孔
条状、火焰状,如高血压、中央静脉阻塞。 • 视网膜前出血:位于内界膜与玻璃膜之间,形似
口袋、半月形、有水平面,色深浓,一般伴有颅 内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 • 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出血突破内界膜进入玻璃 体凝固成块 视网膜静脉出血进入 玻璃体
7
8
视网膜水肿 • 细胞性水肿:循环突然中断(动脉阻塞),
第二神经元 -双级细胞
第三神经元 -神经节细胞
3
• 血管改变
主要病变
• 循环障碍及其并发症
• 神经组织变性
• 色素上皮细胞变性
4
临床表现
• 自觉症状: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5
检查
6
(一)血循环障碍与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病变
视网膜出血: • 深层出血: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眼底镜
下:出血呈暗红色、圆形,如DR。 • 浅层出血:位于神经纤维层,色鲜红、呈线状、
13
(三)视神经病变
• 神经元可因不同原因发生变性和死亡,不 能再生。
• 神经胶质具有增生修复能力,神经元死亡 之后,由胶质瘢痕所代替。
14
视网膜 中央动脉栓塞
• 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突发眼无痛性失明,是眼科急 症,发病率1/10000,病因复杂。
• 病因: 1、血管栓子:(占20%) 各种栓子进入视网膜中央 动脉导致血管堵塞。如:胆固醇栓子、血小板纤维蛋 白栓子、钙化栓子、肿瘤栓子、脂肪栓子、脓毒栓子 等。 2、血管壁的改变: 常为粥样硬化栓塞,斑下出血、血管形成、 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或粥样硬化,使血管内皮受损, 增殖,管腔变窄,易于堵塞。 3系统性病因:偏头痛、外伤、凝血障碍、口服避孕药 等。 4、视网膜脱离手术或眶内手术、下鼻甲或球后注射泼 尼松龙等偶有引起。
其管辖区缺血,引起双极细胞、神经节细 胞及神经纤维层水肿、混浊。 • 细胞外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 液成分渗漏,引起视网膜水肿。 • 黄斑区Henle纤维放射状排列,液体聚集形 成特殊的花瓣状外观,称为黄斑囊样水肿, FFA尤其明显。
9
视网膜渗出: • 硬性渗出:毛细血管渗漏的液体渐吸收后,
• 视网膜大面积毛细血管闭塞,慢性缺血, 血管内皮因子的释放有关。
• 新生血管起子视盘、视网膜小静脉,沿视 网膜表面生长,深入玻璃体,并含有数量 不等的纤维组织,称新生血管膜,从而引 起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DR、 静脉阻塞等。
12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 色素改变 RPE代谢障碍而发生萎缩、变性、死亡、增生等。 眼底:色素脱失、色素紊乱、骨细胞状沉着等
22
23
视网膜血管炎
• 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伴有眼内其他部位的炎症。一般表现 为非特异性的血管周围浸润,血管壁增厚为白鞘,动脉静 脉均受累。常伴有视网膜血管炎的眼部或系统性疾病—中 间葡萄膜炎、病毒性视网膜炎、Behcet病、系统性红斑狼 疮、多发性硬化、多发性动脉炎、结节病等。
•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即Eales病。又称视网膜静脉周围 炎或青年性反复性玻璃体视网膜出血,双眼反复发作。
• 降低眼压、按摩眼球、前房穿刺,Diamox口服
• • 吸氧:95%的氧及5%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每小时10分钟
• 支持疗法: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18
19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在筛板或其后水平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病因:
1、血栓形成: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压迫使静脉血流受阻,内皮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