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

按照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分析、尝试、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性别觉醒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知识前后联系本课题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对学生基本生物知识的构建,我特设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的性别决定的方式。

(2)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

(3)简述生男生女的原理,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2、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以数据为依据,分析社会现象。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

(2)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关注男女性比特征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生男生女原理。

(依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知识前后联系)四、教学难点生男生女原理。

(依据:鉴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要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三级达标的重点中学,基本设施比较完善,有多媒体教室方便学生上多媒体课,这为本节课的成功完成奠定了基础。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八年级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

但学生没有学高中减数分裂等知识,所以相关内容成为难点,又不宜讲得过深。

另外,社会上某些地区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学生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有关太监、人妖等社会现象,从生物学属性、社会学属性进行分析,帮助青春期的学生们塑造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

【教法分析】通过设计调查等活动来突出生男生女原理这个教学重点,又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及游戏活动来突破生男生女原理这个教学难点,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自主调查、比较、归纳,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图(利用小品引起学生兴趣) ↓(比较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得结论)↓(关注热点科学看待生男生女)↓(应用知识正面宣传)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观看小品:小品《超生游击队》设疑:这个小品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没有关?人的性别和性别决定怎样?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导入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题:人的性别和性别决定(二)、进行新课提问:男女性别是不是一种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细胞核的什么结构上有基因呢?人体有多少条(多少对)染色体?人体染色体形态、大小、作用都一样吗?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思考:(1)、在男性和女性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2)、两图中,哪幅图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3)、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设疑:不同类型精子,数量上的比例为多少?不同类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如何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设问:男孩小明的妈妈怀孕了,希望为小明生个妹妹,她一定能如愿以偿吗?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可以从实际生活、实践过程和理论三方面来论证。

(1)、展示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家庭、班级、学校男女的实际比例情况。

(2)、设计一个方案,模拟随机受精的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

(3)、同学们展示课前预习设计,交流你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及统计结果。

学生:任选一组同学上讲台演示,同学们认真观看,看看他们做的是否科学合理?设疑:你们的结果是否与理论一致?理论上是怎样的?(4)、课件展示生男生女图解。

提问:①、从图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一对夫妇产生的后代都有两种可能性,男或女,对吗?)②、想一想,如果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一定是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吗?(不一定,因为个体数量越多真实值越接近1:1)③、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第二个孩子是女孩还是男孩?通过学习,知道了人的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

前面学习了性状是基因决定的,那么这两者会不会有矛盾呢?人的性别决定不但与性染色体有关,也与基因有关。

设疑:现在已经知道了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可是现实生活中男女的比例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调查、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呈现资料: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5;2000年,这个数字升高到了116.9(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119.92),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35.6!2006年3月,许多媒体就打出了“20年后全国将有3000万光棍”的大标题。

一些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 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是1:1,所以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那么我国人口比例失调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文化知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观念等)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这些案例中找到答案。

①、有一名妇女,只因为生了女孩“断了香火”就招来了公婆的虐待:产妇不准吃饭,女婴不准喂奶。

②、有人怀孕后走后门、托关系,检查胎儿性别,若是女胎就做掉,若为男胎就留下。

据调查,弃婴中除了残疾儿外,多数是女婴。

③、有些人想生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谓的“转胎药”,他们能如愿吗?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如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这种人进行劝导教育?你知道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国家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吗?今后我们应如何宣传和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呢?(知识上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男女平等了,用科学的世界观对待自然规律)。

滲透拓展:泰国的人妖艺人,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从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简单介绍,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年龄阶段讨论:好男孩好女孩应该怎样体现自己的性别角色?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格和性格特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用科学的世界观对待自然规律。

(三)、师生小结:1、性别由染色体决定: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男性为XY ,女性为XX)2、生男生女决定于精子的类型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22+X男性则产生两种精子:22+X 或22+Y两种精子的数量基本相等,生活力大体一致,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小结,帮学生比较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四)、课堂练习1.男性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类型?()A.1种B.2种C.23种D.46种2.女性所产生的卵细胞有几种类型?()A.1种B.2种C.23种D.46种设计意图:强化本节知识,帮学生比较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五)、布置作业:1、人的性别不同主要是由决定的。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1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

2、某男同学,其父母通过配子分别给他条染色体,其中,父亲给他的性染色体是染色体,母亲给他的性染色体是染色体。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宣传方案,做一名小宣传员。

4、自拟题目,写一篇课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作业既有基本知识题又有开放式题目,有利学生开阔视野,加强联系实际。

【板书设计】第四节性别和性别决定一、男女染色体的组成:男22对常染色体+第23对性染色体XY女22对常染色体+第23对性染色体XX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父(产生精子):体细胞(22对+XY)母(产生卵细胞):体细胞(22对+XX)生殖细胞:精子(22条+Y )(22条+X )卵细胞(22条+X )受精卵:22对+XY 或22对+XX孩子性别:男或女三、小结【教学评价设计】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宣传方案,做一名小宣传员;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课后的感想。

要求观点明确,能正确应用本节生物学相关知识。

【教学小结和反思】1、本节课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探究、自主和合作等学习方式的组织为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服务。

教学效果较好。

2、根据本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和提供小品《超生游击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通过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及游戏验证模拟生男生女实验,学生归纳出探究、总结出人类性别决定原理、分析我国性别比失衡的后果、原因及对策。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在知识方面能全貌了解人的性别与性别决定,而且通过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深入理解,非常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有助于构建高效而有活力的生物学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