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三篇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三篇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人物善良、淳朴的优秀品质。

懂得学会分享,才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设问激趣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夏天,到了麦收季节,就是杏儿成熟的季节。

2、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会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试着问一问。

4、提出问题:这小小的杏儿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课。

二、把预习引入课堂,培养自学习惯。

1、按要求预习自学: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仔细听,同学是否读正确了。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朗读指导,文中感知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几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全班交流:杏儿好(第2段)杏儿多(第3、4段)3、你们能把杏儿的特点读出来吗?分四人小组朗读。

4、指明飞角色朗读。

评读。

5、有感情的齐读1-——4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理解感悟,情感升华1、(第7段)找出奶奶说的话,并做上记号。

2、把这几句话多读几遍,你听懂了奶奶的话了吗?3、分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4、全班交流: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愉快和喜悦。

5、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说给大家听。

二、教师总结全文,学生齐读课文。

三、课堂书写生字。

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奶奶的慈祥、善良,教育他们懂得: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更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

2、根据课后练习1的问题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奶奶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她的几次笑的词语与句子,边默读边思考,体会奶奶的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重点理解“不知所措、一步一颤、颤颤巍巍、吩咐、分享”等词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本文所说明的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

2、抓住描写奶奶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奶奶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十课《杏儿熟了》。

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杏儿熟了的含义。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地朗读全文,然后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生1: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奶奶非常善良。

生2: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小淘淘和伙伴们“偷吃”奶奶家的杏儿,奶奶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摘杏儿给他们吃,所以我最喜欢奶奶。

生3: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

因为奶奶尽管年纪那么大了,但她还是摘杏儿给他吃,我觉得奶奶的心肠很好。

2、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奶奶。

为了使奶奶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再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关于奶奶神态、语言、行动的句子。

师生交流。

3、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于奶奶行动的句子。

① 奶奶急忙走出去,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

指名读、齐读。

(评价:读得不错,把奶奶那种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② 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

指名读、男生读。

③ 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

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

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动词:拿、出、走、打“站不大稳”、“颤颤巍巍”说明了什么?能否把奶奶的年纪读得再大一点。

指名读、齐读。

4、奶奶的神态又是怎样的呢?(笑)交流:① 奶奶忍不住笑了。

② 看他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③ 我有点不高兴,奶奶却笑了。

从奶奶的这几次笑中,你觉得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善良、心肠好、待人宽厚……)5、关于奶奶说话的语句又有哪些呢?①“多得数不清啊,要不,你数数看。

”②“你们先别走。

”③“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个读、齐读。

6、结合上面所说的,想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是什么意思?(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果子要一起吃才好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三、抓住“我”对杏儿熟了是否要分给他们分享这件事的态度转变,体会奶奶对“我”的影响。

1、奶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我”。

对小淘淘他们“偷”摘杏儿一事,“我”开始的态度是怎样的?用“——”划出“我”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2、读好这些句子,说说“我”是怎样的心态。

没好气——幸灾乐祸——不高兴、怪——疑惑、似懂非懂3、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从这件事后,“我”对“杏儿熟了”是怎样处理的?4、从“我”前后的不同态度中,谈谈“我”对奶奶的这番话是怎样理解的?出示: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

香甜:①杏儿熟了的香甜。

②分享劳动的愉快。

四、总结全文是啊,快乐有时候其实很简单,与人分享,快乐更多。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

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份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两句话: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的快乐是给人快乐!板书设计:20.杏儿熟了奶奶“我”行动:走、扶、揉、开始:没好气、幸灾乐祸拿、出、打神态:笑语言:“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 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有快乐要与人一起分享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重点:“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教学难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有人想去偷他们,你会怎么做?谈谈自己的经历。

有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奶奶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杏儿熟了》[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读、正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查互评。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采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与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2、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从哪些内容感受、体会到的?找出相应的段落。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观察插图,选择你喜欢扮演的人物角色,给自己起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

2、进入角色,朗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对待你们的。

找出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3、在小组内交流句子,谈谈感受。

(教师示范)[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4、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5—8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进行课文分析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读出文中的滋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做到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提升,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样影响着我?2、指名回答。

(板书)3、自由读。

齐读。

六、回到课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

1、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2、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杏儿多、杏儿好的语句。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3、分角色读。

[根据教学思路,打破逐段分析的常规,将课文进行整合与利用,有利于直奔主题,更好地把握中心。

]七、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八、作业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

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词汇。

]板书设计:15 杏儿熟了杏儿奶奶小伙伴香甜影响杏儿“我” 乡亲们快乐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三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4550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