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三地理9月摸底考试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地理9月摸底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三地理9月摸底考试试题【试题总体说明】这是一份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的综合试题,同时还考查了选修教材中的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考查内容比较全面,难度也比较适中,比较符合高考大纲要求。

本试卷采用大量的图表、材料考查了时区计算、地壳物质循环、洋流模式及分布、气压带季风带、自然带、等高线地形图、昼夜长短变化及人口问题、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布局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知识点,问题的设置比较有深度,考查了学生的看图试图、提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选修内容紧贴课标要求,设问从当前的热点问题切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好地理、用好地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说明:1.本试卷满分l2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

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拍摄地点位置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景观可能反映A .全球气候变冷B .北极冰盖退缩C .生物种群繁多D .海洋环境污染 【答案】B【解析】从图1景观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退缩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图2斯 瓦 尔拍摄地●10° 20°80°N图1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海浪侵蚀 【答案】A【解析】路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5),回答5~6题。

5.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 .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答案】C【解析】①中的a 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M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②中的b 为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中的c 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中的d 为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依次是④③①②。

6.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带a 和c 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B .气压带M 和风带b 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 无关 D .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 的北移有关 【答案】D【解析】ac 之间是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多雨。

气压带M 和风带b 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由气压带M 控制的。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的。

图6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①地③地④地风带气压带图57.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450米 B .650米 C .750米 D .850米【答案】B【解析】山峰的海拔为900-1000米,甲村的海拔为300-400米。

二者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

8.图示区域欲发展旅游业,开发下列旅游产品,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湖光山色 B .幽谷藏寺 C .急流飞瀑 D .险滩峡谷【答案】A图6聚落古寺山峰河流与湖泊比例尺1:10000图例海拔(m)10.能够观赏到图8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A .①B .② C.③ D.④ 【答案】C【解析】图8中的四种景观依次是东北松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内蒙古草原景观。

①②中的高寒景观、荒漠景观在图中没有找到,④中只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温度落叶阔叶林景观。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

结合图9、图10,回答11~12题。

图811.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 .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答案】D【解析】从图9中可以看出,我国0-14岁的比重不断下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12.图10中,能够反映我国xx 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 .①点B .②点C .③点D .④点 【答案】A【解析】从图9中可以看出,xx 年我国0-14岁比重为16、60%,15-64岁比重为74、53%,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8、87%,因此选A 。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13~14题。

年 年 年图9图10204060801000%10000-14岁13.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 .RS C .GIS D .GPRS 【答案】B【解析】GPS 技术用于精确定位,GIS 技术用于分析、提供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RS 利用传感器接受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用以揭示物体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14.2011年6 月 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A .闽 B .赣 C .吉 D .豫 【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6 月 11日收割小麦的省份有山东、河北南部、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四川、河南北部、云南。

2011年9月19日,湖南省农科院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图12),回答15~16题。

7.217.11 5.21 6.17.18.16.216.115.215.11 5.11.15.11 5.15.15.16.1 等日期线省 界图例15.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 .土壤肥沃,生长期长C .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答案】B【解析】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南方水稻可一年两熟或三熟。

16.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 A .单产提高 B .种植面积不变 C .商品率降低 D .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 【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技术的投入导致高产水稻的攻关获得成功,使得我国水稻单产提高。

读60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图13),回答17~18题。

0%10%20%30%40%50%60%70%80%1949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0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12图13图回答19~20题。

图14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刻,M、P两地正值日出 B.此刻,Q、N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同为0°C.此刻,南京的地方时为12:00 D.此日,苏北地区昼长夜短【答案】BC【解析】南京位于弧MN的中点,表明南京的地方时为12点。

此时,MNPQ均落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均为0,但是日出还是日落还需条件才能判断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弧小于180°,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

20.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东北地区正值小麦生长时期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我国普遍高温多雨 D.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答案】B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弧小于180°,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我国普遍少雨。

东部地区的小麦为春小麦,此时还未种植。

表1为某地气候资料,读表回答21~22题。

21.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流影响 B .受暖流影响C .受季风环流控制D .受西风带控制【答案】BD【解析】根据表中数值可以推出,该气候为温带海洋气候。

其形成与西风带和沿岸暖流有关。

22.该地可能位于 A .欧洲 B .北美洲C .亚洲D .大洋洲【答案】AB【解析】根据表中数值可以推出,该气候为温带海洋气候,且位于北半球。

而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气候。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图15,回答23~24题。

2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A .a 为海洋,b 为陆地B .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 .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 .环节③④能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答案】BD【解析】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b 为海洋, a 为陆地。

①为水汽输送,②为海水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均温(℃) 3.0 4.7 6.3 8.8 12.1 15.2 17.2 17.4 14.3 10.0 6.0 3.5 降水量(mm ) 8457615249555064761019295图15表1蒸发,③为径流,④为降水。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24.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 、d 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A .该大洋环流是南半球中低纬环流B .①洋流为赤道逆流,性质为暖流C .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渔场分布D .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图16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25~26题。

25.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该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住宅区 B .②─商业区 C .③─文化区 D .④─工业区 【答案】AB【解析】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住宅用地,因此①是住宅区。

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因此②是商业区。

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因此③是工业区。

④位于河流上游,环境较好,为文化区。

26.该市计划建设一个钢铁基地和一处高级住宅区,应分别选址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D【解析】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因此钢铁厂布局在乙地不但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还靠近铁矿和铁路。

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洁净优美,因此布局在丁。

甲①②③④铁路河流公路100m 等高线铁矿80100120乙 丙丁图16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7题~第31题),共计6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图17)。

图17(1)该锋面系统最有可能是▲(类型),锋面位于降雨区▲侧。

(2分)(2)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等变化。

(2分)(3)试分析汉江流域此次洪水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