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与统计图
80%
100%
25.70%
16.07% 15.04% 11.56% 11.41% 20.22%
呼吸系 统病
脑血
恶性 损伤与 心脏
其
管病
肿瘤 中毒 疾病
它
图2-18 我国部分县1988年的死因构成比
不同性别某癌三种类型的构成
分化型癌
男
52.3
女
30.2
低分化腺癌 27.8 18.1
未分化型 19.9 51.7
9.统计地图
地域性资料
点的疏密、颜色的深浅等说明疾病地域分布
标题
简明扼要给出图表的基本内容
表上端中央
图下方正中
标目
如有度量单位,应标注
横
一般为叙述事物的分组或动态变量
纵
一般为叙述事物的统计指标
线条 顶、低线,或标目线或合计线
数字
阿拉伯数字(不用文字)
小数位数一致、位次对齐
不能有空
备注
必要时
图例
放在图右上角或标题的上方
0 .5
0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年份 图 2-13 某 市 1949~ 1957 年 儿 童 结 核 病 和 白 喉 死 亡 率
年份
图 2-14 某 市 1949~ 1957 年 儿 童 结 核 病 和 白 喉 死 亡 率
(5)直方图
直方图:用矩形面积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频率) 分布。 1. 横轴:连续变量的组段;
(6)散点图
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种现象间 的相关关系。
横轴:自变量X 纵轴:应变量Y 纵轴与横轴的起点可根据资料的情况而定。
Y
0.2
0.15 0.1
0.05 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X
(7)统计地图
统计地图: 用于表示某 现象的数量 在地域上的 分布。
2. 统计图的种类与绘制注意事项
⑴条图、 ⑵圆图、 ⑶百分条图、
⑷线图、 ⑸直方图、 ⑹散点图、
⑺统计地图 、
⑻ 箱图、
⑼茎叶图、 ⑽雷达图、 ⑾气泡图
(1)条图
条图:用直条的长度表示相互独立的 统计指标的大小,可分为:
①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 个分组标志。
②复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两 个分组因素。
3. 不良统计表的修改举例
表 2-15 第三组病人各年存活及死亡情况 ( 原表)
年份 (1)
病例数 (2)
存活数 (3)
住院期死 亡总例数 (4)=(2)+(3)
急性期 死亡数
(5)
住院期总病 死率(%) (6)=(4)/(2)
急性期病 死率(%) (7)=(5)/(2)
1964
17
9
8
7
47.1
病例数
17 13 15 15 12 72
死亡例数
住院数 急性期
8
7
5
4
7
6
6
6
4
4
30
27
病死率(%) 住院期 急性期
47.1 38.5 46.7 40.0
41.2 30.8 40.0 40.0
33.3
33.3
41.7
37.5
一、 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直 观形象地表达、描述数据或结果。
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数据代替文字描述,便于统 计结果的精确、简洁的表达和对比分析
统计图——用图形代替数据,获得直观、 形象的效果
1.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标题、②标目、③线条、④数字、⑤备注
1.标题 位于表的上方,概括地说明表的主要内容。必要 时注明时间和地点。若一篇论文中有两张以上统计表,则 每张统计表的标题前应加序号。 2.标目 根据其位置与作用可分为横标目、纵标目和总标 目。横标目位于表的左侧,说明各横行数字的涵义,一般 为研究的事情;纵标目位于表的右侧,说明各纵栏数字的 涵义,即研究事物的指标。只有组合表才有总标目,它是 对横标目或纵标目内容的概括。
统计表的结构
表号 标题(包括何时、何地、何事)
横标目的 总标目
横标目 ┋
总标目
纵标目 纵标目
××× ×××
××
××
总 标 目(单位)
纵标目
纵标目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备注:
2. 统计表的种类
➢从12点钟处开始绘制,顺时针方向排列。
2002年某医院1402例孕妇分娩结果
分娩结果
过期产 死产 早产 足月 总计
例数 构成比(%)
21
1
21
1
212
15
1148
83
1402 100
(3)百分条图
百分条图的作用与圆图相同。但更适用于多组百 分比的比较。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2)横轴各直条一般按统计指标由 大到小排列,也可按事物本身的自然 顺序排列。
(3)各直条的宽度要一致,各直条 应有相等的间隔,其宽度一般与直条 的宽度相等或为直条宽度的一半。
7
6
5
4
3
2
1
0
甲
乙
图2-10 直条图的纵轴尺度起点必须为零示意图
(2)圆图
圆图:用于表达事物内部的百分构成比大小。
➢各个扇形面积(3.6°)的大小反映了各组成部 分百分比(1%)的大小。
检测
1994年
指标 受检人数 异常人数 检出率(%)
血压 519
55
10.16
心率 519
44
0.48
TTT 519
36
6.94
GPT 519
20
3.85
受检人数
582 582 582 5828
6.52
39
6.70
23
3.95
16
2.75
:TT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GPT(谷丙转氨酶)。 (丁建生等.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16(3):166 )
1.刻度 指在纵轴或横轴上的坐标。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纵轴
刻度数值由下向上排列,横轴刻度数值从左到右排列。
常用的刻度有算术尺度和对数尺度两种。为了图形美观 ,图形的长宽比例习惯上为7:5或5:7。 2.图例
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区分统计图中各种图形的意义 。图例通常在横标目与标题之间,如果图中有较多空间( 如线图),也可放在图中。
3.圆图
构成比
圆的扇形面积表达构成
4.线图
横轴年龄,时间等动态变量 统计指标随某一变量(时间)的变化趋势
5.半对数线图 横轴同上,纵轴取对数 统计指标随某一变量(时间)的发展速度
6.直方图(0) 横轴为分组,纵轴为频数 直条矩形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率)
7.多边图
直方图的变形
同上
8.散点图
两个变量
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反映两变量关系
(8)箱图
箱图,用于反映 一组或多组连续 型定量数据分布 的中心位置和散
布范围。
最大呼气量(FEV)
6
5
P2
4
P1
3
P0
2
P5
P7
1
0 安慰剂
D10mg 治疗组
D20mg
图类型
资料性质
分析目的
1.条图(0) 横轴为间断独立的分组
直条长短表达统计指标大小
2.构成条图
构成比
长条各段长度(面积)表达构成
纵轴:对数尺度; 横轴:连续性变量(时间、年龄等)
表2-13 某市1949~1957年15岁以下儿童结核病和白喉死亡率(1/10万)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结核病死亡率 150.2 148.0 141.0 130.0 110.4 98.2 72.6 68.0 54.8
60 50 40 30 20 10 0
老
强阳性率% 其它%
中
青
人员分类
图2-26 老、中、青三代的结核 菌素阳性率与强阳性率(%)
100
80
60
40
20
0
A
B
C
D
营养素
图2-27 四种营养素喂养小白鼠 三周后所增体重(克)
绘制条图注意事项
⑴ 纵轴的刻度必须从“0”开始, 否则会改变各对比组间的比例关系。
TTT
ALP
图2-6 某工厂职工1994年,1998年四项生理指标异常检出率
表2-17 2000年三大城市四苗接种率(%) 接种率(%)
地区 卡介苗 脊灰炎苗 百白破苗 麻疹疫苗
甲 99.72 99.20 99.24 99.12
乙 93.50 98.20 98.70 98.20
丙 99.50 93.90 98.70 98.20
纵轴:频数或频率,尺度从0开始。 2. 各矩形条之间不留空隙。 3. 矩形的高度为频数或频率,宽度为组距。
25 20 15 10 5 0
红细胞计数值(10 12 /L)
3.20~ 3.50~ 3.80~ 4.10~ 4.40~ 4.70~ 5.00~ 5.30~ 5.90~5.66.02~0
频数(人数)
41.2
196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