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附答案).doc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阅读下面文字填空。

(1)读《三国演义》,看英雄命运,最令人叹息的是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而亡的________。

其中“亮”是指________。

(2)你肯定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吧。

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形象?谈谈喜欢的原因。

【答案】(1)周瑜;诸葛亮(2)示例:我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因为关羽这个人物是赤胆忠心的化身,是诚实守信的代言人。

与刘备失散,天各一方,被曹操收留并重用。

当得知刘备在荆州刘表处时,关羽毅然带着嫂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冒死投奔齐备。

这是多么的忠心耿耿,令人肃然起敬。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名著名篇的考查。

名著名篇首先要从中国的四大名著读起。

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藏,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让人着迷的艺术特色,都能让所学者叹为观止。

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的把握,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答案】 A【解析】【分析】A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

不是散文。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重要的作家作品相关的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留心课文的注解以及延申知识的掌握,需要考生自觉积累。

4.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

”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答案】 A【解析】【分析】A项,“与其说……毋宁说……”是选择关系。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方面多样,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5.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

”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

你的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妈妈批评你时会顶嘴当妈妈没按时准备午饭时会发脾气小学24282535初中101282021(2)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

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3)写出两句你喜欢的赞美母爱的诗句。

【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

(2)母爱如海,深厚博大而不喧嚣,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3)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作答时,结合图表的标题,根据图表中的文字和数据,即可作答。

认真观察图表可知,年龄越大,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写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格式和内涵,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内涵相关。

据此即可作答。

例句“母爱如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对母亲的赞美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写出赞美母爱的诗句即可。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故答案为:(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

(2)母爱如海,深厚博大而不喧嚣,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3)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点评】(1)图文转换题要注意比较找出规律。

(2)仿写句子要注意格式、内容、修辞、字数。

(3)平时要善于积累,要善于举一反三,注意书写。

6.名著阅读。

(1)在横线上填写与内容概述相应的篇名(范围为《艾青诗选》)。

①《________》:抒发了诗人对抚养她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②《________》:是诗人“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水浒传》中的李逵,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然而,也有人认为,李逵极为可恨,心智体能不全,无视他人生命。

对此,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1)大堰河——我的保姆;鱼化石(2)示例1:我认为李逵是天真烂漫的上上人物。

因为众多好汉中,只有他敢砍断梁山的杏黄大旗,只有他敢扯坏皇帝的诏书。

他上梁山后,思母心切,等不得天明就要把老母亲接来尽孝。

他得知冒充他的李鬼家有九十老母,不仅饶他性命,还送他银两,只望他改过自新,完全不顾是否受骗。

示例2:我认为李逵是极为可恨之人。

因为他快活杀人是建立在无视别人生命的基础上的。

江州劫法场,李逵不问青红皂白,逢人便杀,杀得尸横遍野。

三打祝家庄,李逵不管扈三娘投降与否,两把板斧招招见血,血洗扈家庄。

梁山每攻陷城池,李逵必杀人放火。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

他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鱼化石》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综合评价。

结合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说出自己的观点。

李逵绰号:黑旋风,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他疾恶如仇,又莽撞急躁。

他具有最坚决的革命性和最强烈的反抗性,天不怕,地不怕,坚决反对招安。

战场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李逵的性格中渗透着“真”和“直”的天性,但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此外还贪吃贪喝,耍泼耍赖,乱砍滥杀,破坏性很强。

故答案为:(1)大堰河——我的保姆;鱼化石。

(2)示例1:我认为李逵是天真烂漫的上上人物。

因为众多好汉中,只有他敢砍断梁山的杏黄大旗,只有他敢扯坏皇帝的诏书。

他上梁ft后,思母心切,等不得天明就要把老母亲接来尽孝。

他得知冒充他的李鬼家有九十老母,不仅饶他性命,还送他银两,只望他改过自新,完全不顾是否受骗。

示例2:我认为李逵是极为可恨之人。

因为他快活杀人是建立在无视别人生命的基础上的。

江州劫法场,李逵不问青红皂白,逢人便杀,杀得尸横遍野。

三打祝家庄,李逵不管扈三娘投降与否,两把板斧招招见血,血洗扈家庄。

梁山每攻陷城池,李逵必杀人放火。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综合评价。

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人物的名(字、号)、称谓、主要情节、李逵的优点和缺点等内容作答,本题是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7.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1)【我来对一对】(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甲)段内容,补全“回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