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含答案(1)

深圳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含答案(1)

深圳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含答案(1)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班级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1)【诗海撷趣】晓文同学从《经典诵读》上抄录了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请简要说说这两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2)【文化探究】“雨水”“白露”“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时节。

请仿照示例,从“白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3)【妙语评析】央视天气预报主播概说天气状况时,这样描述:“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句话妙在何处?请作简要评析。

【答案】(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3)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过去一周以晴好天气为主的特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物候知识的能力。

这两句诗写出了寒冬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2)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要选准自己把握准确的节气,二是要结合示例进行解释,即使不能答准节气内容,也要根据示例和节气的字面意义进行解释。

回答该题时,要联系节气名称,再联系节气时间和特点作答,注意不要牵强附会。

(3)“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以晴天为主的天气状况。

故答案为:(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3)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过去一周以晴好天气为主的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相关物候和节气知识。

能力层级为A.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错在“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正确的说法是: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阴,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阳。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名著简答题。

(1)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是说书中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说说猪八戒的人情味。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钢铁般的战士,请举一例说说他经历的磨难及怎样面对的。

【答案】(1)示例1: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天禾,表现得很勤快;示例2.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得力的助手。

(2)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人战斗中受重伤;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奋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解析】【分析】(1)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把猪八戒的优缺点写出即可。

猪八戒,因为他憨厚,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不隐藏自己的喜好和缺点等。

如:猪八戒最富有人情味。

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田禾,表现得很勤快。

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助手。

(2)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写出保尔是一个钢铁般的战士即可。

如: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

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故答案为:⑴示例1: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天禾,表现得很勤快;示例2.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得力的助手。

⑵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人战斗中受重伤;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奋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点评】⑴《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要熟悉它们的性格和相关故事。

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要了解他相关的生活经历。

5.《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解析】【分析】①《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法,从你所读的文章中找到只是你所需要信息的那部分内容,学会从阅读中去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应当学习用选择的方式去阅读。

选择性阅读会提供只是你所需要的信息。

②《海底两万里》是“海洋三部曲”之一,可以拓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

《海底两万里》是外国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与多种译本进行比较阅读。

故答案为:《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方法。

名著的阅读方法有①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②略读与精读相结合;③做点读书笔记;④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等。

当然,要结合阅读内容及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6.名著阅读。

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众人看A时,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填空。

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

(填人名)(2)简答。

文段中A伸出两个指头的意思是指什么,体现了A怎样的形象特征?________【答案】(1)《儒林外史》;严监生(严大育、严致和)(2)伸出两根指头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解析】【分析】(1)《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

(2)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

体现了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故答案为:⑴《儒林外史》严监生(严大育、严致和)⑵伸出两根指头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名著阅读能力。

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家、情节、人物等。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情节的理解。

考生要注意掌握名著的内容,经典的情节,对人物的形象要归纳总结。

考生要尽量阅读原著。

7.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