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与反思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与反思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

课文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针对本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读”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会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等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等9个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剪刀、胳膊肘、生疮、孙子”等词语。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五、学法指导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描写莲的诗句
七、教学时间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莲叶图片,学生想诗句描绘一望无边的莲叶,然后导入课文:作者看到玄武湖的田田莲叶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为什么,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莲叶青青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了祖母不惜把自己精心培植的心爱的荷叶送给以为年轻的母亲,帮助她给孩子治病的事。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3、检查学习效果,纠正错误读音。

(三)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梗概
1、小组讨论,给课文分段。

2、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在斑驳陆离的歌咏荷花的句子里,“我”想到了祖母。

第二部分(2—7):写荷花的价值大。

第三部分(8):“我”看到一池的莲花,又想到了祖母。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我”喜欢莲叶吗,为什么,你是从课文中哪里体会到的呢,在文中找到答案后,大声朗读找到的句子,初步了解“我”于莲叶之间的感情。

生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一望无边、许多感动、急急忙忙”,来体会作者对莲叶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读出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五)学习小结,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炼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喜爱莲叶(2—4)————剪荷治疮(5—7) (二)学文探究
1、品读2—4自然段,体会祖母喜爱莲叶之情。

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祖母喜爱莲叶的词句。

试用“当……
时,祖母”的方式读一读,理解这些句子。

生读句子并谈体会:
(1)“当河泥挑来时,祖母……”
把河泥当作粮食,看出祖母的精心、用心。

(2)“当种藕时,祖母……”
可以看出祖母确实很喜欢莲叶。

(3)“当莲叶刚发芽时,祖母……”
祖母将莲叶当作婴儿来呵护。

(4)“当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莲花比作自己的孙子,可以看出喜爱程度深。

(5)“当别人夸他的莲叶,祖母……”
想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是自己的骄傲。

生再次朗读,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之情。

教师评价并总结:祖母很呵护,很喜爱莲叶,但为何要剪下来呢,过渡学习
第二部分。

2、自学探究第5—7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
(1)用横线画出描写祖母的语句。

(2)抓住感受最深的词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体会。

(3)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并回答:
(1)“祖母丝丝的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这句话,体会到祖母替小孩忍受痛苦,是心疼孩子。

生再读句子,体会这种情感。

(2)“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支最大的荷叶。


生:从“咔的一声”,体会到祖母的动作非常干脆,毫不犹豫,和孩子的病相比,荷叶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生:从“赶紧、最大”体会到祖母怕耽误孩子治病,大方、善良,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生:虽然荷叶越来越萧条了,但孩子的病却一天天好起来,纵然荷叶萧条了也是值得的。

(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生:荷叶给孩子治病比开花的价值更大。

3、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体会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等。

(三) 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生:课文赞扬了比荷花更美的是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我们应该向祖母那样,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收集并背诵有关莲的诗词。

九、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玄武湖的莲叶
勾起
祖母种荷花
对祖母的回忆
祖母用荷叶为人治疮
对祖母的思念和赞美
十、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优美,篇幅较长。

我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

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重点部分,思考: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的什么,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交流时,要求学
生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交流体会。

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莲叶长大等过程中,体会老太太是怎样种植荷花的,荷叶慢慢长大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作者心生感动主要是因为想起祖母把喜爱的荷叶送给别人泡茶喝,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对家人可惜看不成荷花满不在乎,认为“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开头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莲叶勾起对祖母的回忆,引起下文。

结尾照应开头:“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教学时,让学生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总结课文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与爱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积极谈自己的感受,深刻体会到:我们要关爱身边的每个人,只要关爱他人,就能快乐自己,成为生活中的青青莲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