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化学化工学院2011届毕业生金冠华,非常荣幸能够在这庄严隆重的毕业典礼上发言,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激动又有不舍,既有感恩又有憧憬。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落下帷幕,在这里,我不想用“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之类的字眼,去临摹毕业典礼发言中惯有的言语,我想在这有限的几分钟里说说我们毕业生的心里话。
四年里,我们目睹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见证了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也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奇迹,我们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而骄傲和自豪。
四年里,我们见证了新校区的从无到有,亲历了母校合并组建十年华诞的责任和担当,在中南讲堂里,我们与世界级大师们面对面交流,在“百队千村进万户”、“共饮湘江水、保护母亲河”等每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用行动证明着中南学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时代使命感,我们为能在这片热土上学习而感到欣慰和荣幸。
四年里,我们也曾亲历了“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糖高宗”的涨价时代,从李启铭到药家鑫的悲剧,从烧饼帅哥到犀利哥的寂寞,从芙蓉姐到凤姐传说,我们同样经历了社会的浮躁,在争辩和反思中,我们更懂得了正义、良知和责任。
四年前,我们也许还会惊异于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和巴菲特的股场传奇,但是如今,当我们看到王传福、梁稳根相继登上富豪榜首的时候,我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老外都只是浮云,还是中南人给力!
大学四年,它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收获、但更意味着感恩!
我们感恩父母,四年里,他们总是默默的付出,将朴实无华的爱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同学为爸爸妈妈们深深的鞠一躬:爸,妈,您辛苦了!
我们感恩老师,从一教到科教,从A座到D座,是您,带领我们“穿越”了知识的禁锢,让我们这四年没有完全“打了酱油去”;在远离父母的生活中,是您,那淡淡的微笑,轻轻的鼓励、迷茫时的指引,给了我们家的温暖和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今天不会去感叹“神马都是浮云”。
今天,我们身披学士服,破茧成蝶,在此,让我们将最“给力”的掌声送给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老师,向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感恩同窗,四年里,有太多感动述说着同窗的情谊。
或许如今,我们能一起做的,是再放一次“南蛮入侵”,出一次“闪”;再一起“蜗居”寝室看一遍“爱情公寓”;再进行一次毕业旅行,不同的是,这一次通往火车站的立珊专线,是单程的。
我们的爸爸不是李刚,但是我们不会“羡慕嫉妒恨”,因为我们的母校是中南。
在这里有失恋后陪着喝酒的你,有挂科后陪着上自习的他,有得知家庭困难后纷纷捐款的同学们,有这份难得的同窗情——情比金坚。
我们更要感恩母校,是您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求知环境,为我们成长成才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当然我们希望母校变得更加的美好,可能有一天,我们食堂打饭的阿姨手不会在抖;可能有一天,自行车不用放在宿舍,也不会丢;可能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传世百年的中南会堂;终有一天,中南会在我们眼中变得完美。
即使现在还有需要努力地方,但是走出这里,我们绝不能容忍别人说她半句不好,因为我们跳动着中南的脉搏,中南的血液也将永远在我们身上代代流传。
毕业了,拼搏的历程还在,你在或者不在,梦想就在那里,不偏不倚;离开了,母校的身影还在,你在或者不在,回忆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南,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南少年,与国无疆!”今天,我改编了梁启超先生一百年前的《少年中国》与同学一起共勉:时时刻刻,天南地北,我们共享中南人的身份与尊严,共同铸就中南新的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中南大学奋勇前行、蒸蒸日上!祝愿所有的领导、老师和家长身体安康、万事顺意!祝愿2011届的毕业生们鲲鹏万里、一路顺风!
今天,我们不说再见,向着不久的未来,国家的明天,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