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2-柱色谱
洗脱。 • 色谱柱的装填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柱高和柱直径之比为7.5:1
分离效果最好。
荧光黄结构
亚甲基蓝结构
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乙酸
注意事项
• 2. 洗脱剂的选择:对未知样品先用极性小的溶剂洗脱,再用极性 大的溶剂洗脱;
• 3. 装柱的技术:松紧度; • 4. 吸附剂的用量; • 5. 柱高:柱子太高洗脱慢。
问题及讨论
• 洗脱剂极性的选择原则: • 1. 先极性小的,再极性大的,可以是单一溶剂,也可是混合溶剂; • 2. 溶剂纯度要高,并经干燥过的。溶剂的结构与吸附能力的关系: • 化合物的吸附性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即极性大吸附力强,后
实验步骤
• 5. 清理:分离结束后,应先让溶 剂尽量流干,然后倒置,用吸耳 球从活塞口向管内挤压空气,将 吸附剂从柱顶挤压出。使用过的 吸附剂倒入垃圾桶里,切勿倒入 水槽,以免堵塞水槽。
注意事项
• 1. 吸附剂的选择和活化; • 常用洗脱剂的极性: •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
柱色谱法
柱色谱-荧光黄和亚甲基蓝的分离
实验目的
• 1. 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 2. 学会利用柱色谱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规范操作
实验原理
➢柱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对不同组分吸附 能力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做固定相 ➢分配柱色谱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做支持剂,以吸收
实验步骤
• 1. 装柱(干法):在色谱 柱收缩处塞一小团脱脂棉 后向柱内添加厚1cm左右的 石 英 砂 , 然 后 添 加 100-200 目 的 氧 化 铝 约 18cm 左 右 , 再在上面加一层1c附剂:向 柱中倒入一定量的 95%乙醇,打开活塞, 赶走气泡,注意控 制流出速度1滴/s左 右;用一大三角烧 瓶接取流出的乙醇;
实验步骤
• 3. 加样:当溶剂刚好流至上层石英 砂面时,立即用滴管沿壁加入1mL荧 光黄与亚甲基蓝的混合液,当溶液 流至石英砂面时,立即用少量的95% 乙醇清洗下管壁的有色物质,如此 连续2-3次,直至洗净为止;
实验步骤
• 4. 洗脱:用95%乙醇作洗脱剂 进行洗脱,当色谱柱内出现 明显谱带即可;
2.溶剂
色层的展开首先使用极性较小的 溶剂,使最容易脱附的组分分离, 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极性溶剂配 成的洗脱剂,将极性较大的化合 物洗脱下来。
实验用试剂
• 20cm×1cm层析柱; • 吸附剂:中性氧化铝100-200目;石英砂; • 荧光黄和亚甲基蓝的混合液;95%乙醇;
实验装置
当加入的洗脱剂流下 时,由于不同化合物 吸附能力不同,因而 以不同的速度沿柱向 下流动,继续洗脱时 ,吸附能力弱的组分 随溶剂首先流出。在 连续洗脱过程中,不 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 能分别收集,从而达 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较大量的液体做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
1.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等 ➢吸附剂应经过纯化和活化处理,颗粒大小均匀 ➢吸附剂粒子越小、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就越高,
但颗粒太小,溶剂的流速就太慢,应根据需要确定。
大多数吸附剂都能强烈地吸水,而且水分易 被其它化合物置换,而使吸附剂的活性降低, 通常用加热的方法使吸附剂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