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烧砖国家技术经验标准

免烧砖国家技术经验标准

GB /T 2542砌墙砖试验方法 GB 5348砖和砌块名词术语 JC 466砌墙砖检验规则 3术语本标准采用GB 5348和JC 466的术语。

4产品分类 4.1品种按主要原料砖分为炉渣灰(N )、煤粉(Y )、石硝(M )和水泥(F )。

4.2质量等级4.2.1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六个强度等级。

4.3产品标记砖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品种、强度等级、产品等级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示例如下:强度等级MUI5,合格品的混凝土砖,其标记为: 免烧结普通砖N MU15 C CB 5101 5技术要求 5.1尺寸允许偏差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免烧砖标准0.5mm,每一方向以两个测量尺寸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样本平均偏差是20块砖样规格尺寸的算术平均值减去其公称尺寸的差值,样本极差是抽检的20 块砖样中最大测定值与最小值之差值。

6.2外观质量检验按GB/T 2542进行。

颜色的检验:抽砖样20块,条面朝上随机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砖面2m处目测外露的条顶面。

6.3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2542进行。

其中砖样数量为10块,加荷速度为5±0.5kN/s,强度标准值按式(1)计算:∫k=R平均 (1)S={(1/9)∑(Ri-R平均)[2]}[] (2)式中:∫----强度标准值,MPa;R平均10块砖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MPa;S---10块砖佯的抗压强度标准差由(2)式计算,MPa*Ri---单块砖样抗压强度的测定值。

6.4冻融试验样品为5块,其方法按GB/T 2542进行。

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7.1.1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7.1.2每批出厂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在生产厂内进行。

7.1.3当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厂生产试制定型检验;6.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应进行一次;。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7.2检验项目7.2.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强度等级。

7.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出厂检验项目、抗风化性能、石灰爆裂和泛霜。

7.3批量。

检验批的构成原则和批量大小按JC 466规定。

不足3.5万块按一批计。

7.4抽样。

7.4.1外观质量检验的砖样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一检验批的产品堆垛中抽取。

7.4.2尺寸偏差检验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

其他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

只进行单项检验时可直接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

7.5判定规则7.5.1尺寸偏差和强度等级尺寸偏差符合表1优等品或合格品规定,判尺寸偏差为优等品或合格品;强度等级符合表3的规定判强度等级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7.5.2外观质量外观质量采用二次抽样方案,根据表2规定的质量指标,检查出其中的不合格品块数,按JC466“外观质量抽样方案”判定。

7.5.3抗风化性能抗风比性能符合5.4条的规定,判抗风化性能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等品或合格品。

7.5.5总判定7.5.5.1每一批出厂产品的质量等级按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和抗风化性能检验结果综合判定。

7.5.5.2每一型式检验的质量等级按全部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综合判定。

7.5.5.3抗风化性能、强度等级合格,按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中最低的质量等级判定。

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7.5.5.4外观检验中有欠火砖、酥砖或螺旋纹砖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8.1出厂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主要内容包括:a.生产厂名;b.商标;c.批号;d.产品标记;e.本批产品实测技术性能和生产日期。

8.2砖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和产品等级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8.3装卸时应避免碰撞摔打,轻拿轻放。

A1风化区用风化指数进行划分。

A2风化指数是指日气温从正温降至负温或从负温升至正温的每年平均天数与每年从霜冻之日起至消失霜冻之日止这一期间降雨总量(以mm计)的平均值的乘积。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砖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砖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寿德、梁兆、周炫、王保财。

本标准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砖瓦研究所负责解释。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材料和砌体计算指标主要内容一、规格和强度等级二、砌体计算指标和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三、砌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四、单排孔灌孔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五、混凝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六、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七、砌体的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一、规格和强度等级1.主规格:390mm×190mm×190mm副规格:290mm×190mm×190mm190mm×190mm×190mm90mm×190mm×190mm2.砌块轻度等级:MU 20、MU 15、M 10、MU 和MU 5适应砌块高层建筑发展增加MU20承重砌块最低强度等级为:·非抗震地区——MU 5;五层和五层以上MU·抗震地区——MU3.砂浆强度等级M 15、M 10、M 和M 5砂浆最低强度等级为:·非抗震地区——M 5·抗震地区——M多排孔料砌块5.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同类砌块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6.确定掺有粉煤灰15%以上的小砌块强度等级时,小砌块抗压强度应乘以自然碳化系数。

当无自然碳化系数时,取人工碳化系数的倍。

二、砌体计算指标和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1.砌体强度指标关系平均强度fm ——由砌体试验统计回归的砌体强度的平均值。

标准值fk ——取砌体平均强度概率密度函数分位值为5%的砌体强度值。

fk = fm –σ= fm(1- δm)设计值f ——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后,用于设计的设计值。

f =·材料性能分项系数γf由95规程的提高到,相应的强度设计值较95规程降低%。

·γm和构件设计表达式中的γG,γQ共同保证了设计砌体的可靠度。

2.引进了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分为A、B、C三个等级,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很少作现场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试块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和方式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工人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高、中级工少于70%。

初级工以上·本规程第三章提供的材料指标为B级的砌体强度计算指标。

·一般不应采用C级,如采用C级,砌体强度计算指标应乘以,配筋砌块砌体不允许采用C级。

三、砌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1.抗压强度《95规程》采用的砌块砌体的抗压平均强度公式为:当f2 = 0时,K2 =上述公式适用于f1≤15、f2≤10,如f1>15、f2>10公式计算值高于试验值,由于近年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发展,根据试验资料,对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进行了修正。

≤10MPa)–f2)(f2>10MPa)同时规定:(1)MU 20砌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2)f2>f1时,取f2 = f1。

水泥煤渣混凝土和石硝砌块砌体(单排孔)也用以上公式。

2.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平均强度公式未修改,仅设计值按γf = 作了调整。

四、单排孔灌孔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95规程》灌孔砌体抗压强度采用提高系数φ= ≤《95规程》度公式:fg,m = fm + αfcu,m转换为设计值公式为:fg = f + αfcα= δ+ ρ(ρ=33%)fg ≤2f式中:fg,m、fg ——灌孔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设计值;fcu,m、fc ——混凝土立方强度平均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m、f ——未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设计值;α——砌块砌体中灌孔混凝土面积和砌体毛面积的比值;δ——混凝土砌块的孔洞率;ρ——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率,系截面灌孔混凝土面积和截面面积的比值,ρ不应小于33%。

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也不应低于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公式统计参数:= ,变异系数2.灌孔砌体抗剪强度根据灌孔砌体抗剪强度试验,回归分析的抗剪强度平均强度公式为:fvg,m = ,转换为设计值公式为:式中:fvg,m、fvg ——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平均值、设计值fgm、fg ——灌孔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设计值五、轻集料混凝土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1.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和抗剪强度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和抗剪强度本次修订未修改,仅设计值按γf = 作了调整。

六、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1.有吊车房屋砌体、跨度不小于梁下砌体γa = ;2.截面面积小于,γa = A+(A以M2计)配筋砌体面积小于,γa = A+;3.砌体用水泥砂浆:抗压,γa =抗剪、轴心抗拉、弯曲抗拉,γa =七、砌体的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灌孔砌体弹性模量:E = 1700fg线性膨胀系数:10×10-6∕℃收缩率:∕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