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C)A 指导功能B 补充功能C 惩罚功能D 约束功能2、下列现象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D)A 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济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济业务C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适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有限的订立合同的权利3、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一栋大楼即将建设,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一心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D) A 自愿原则 B 等价有偿原则C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4、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B )A 家庭暴力B 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 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 串通投标的行为5、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A )A 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B 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C 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D 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6、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B )A 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B 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C 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D 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7、孙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商业门面房,李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
当孙某得知即将兴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的房屋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李某。
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民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A)A 诚实信用原则B 等价有偿原则C 公序良俗原则D 自愿原则8、甲知其新房屋南面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
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德尔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
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D)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二、多选题1、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AC)A 地位平等B 意思自由C 平等协商D 等价有偿2、具体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民法制度有(ABCD )A 先契约义务B 后契约义务C 缔约过失责任D 合同履行3、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有( ABCD)A 欺诈行为B 赌博C 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D 以继续通奸作为房屋赠与的附条件合同三、判断题1、对 2、错 3、对1、先契约义务体现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射幸行为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3、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一、选择题1、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将自己继承的1万元人民币向路边洒去,该事实的性质如何?()A 表意行为B 非表意行为C 事件D 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2、依我国《担保法》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此种责任为()A 单独责任B 按份责任C 并行的连带责任D 补充的连带责任3、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A 日出B 备课C 赠与D 恋爱4、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
”乙接收,并表示谢意。
三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
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 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B 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C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D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甲因实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5、甲、乙在火车上认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
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
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
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A 由乙承担违约责任B 由乙承担侵权责任C 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 由甲自己承担责任6、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A 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 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 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 甲应同事乙之邀请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7、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的家属2万元。
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
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A 事件、行为B 行为、事件C 事件、事件D 行为、行为二、多选题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 聋哑人B 合伙企业C 机关法人D 个体工商户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有)A 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必须有义务主体B 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财产关系C 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D 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3、下列选项中,既属于绝对法律关系,又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A 物权法律关系B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C 人身权法律关系D 债权法律关系4、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
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A 侵权责任B 合同责任C 单独责任D 共同责任5、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A 停止侵害B 消除影响C 赔礼道歉D 赔偿损失6、张红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李春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
因一时无货,李春便以张红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李春的好友刘峰因产生经营急需用钱,去找李春,李春便拿出张红的存折给刘峰,由刘峰的好友王齐担保。
李春未将上述情况告知李红。
后刘峰因产生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
张红诉至法院。
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A 张红与李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B 张红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C 李春与刘峰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D 王齐与李春、刘峰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三、判断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需要有双方当事人,因此,只有双方都承担积极的义务,才能维系民事法律关系。
2、任何一个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量是相等的。
3、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
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4、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5、事实行为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章答案一、单选题1、C2、D3、C4、C5、D6、C7、B二、多选题1、ABCD2、ABC3、AB4、AD5、ABCD6、ABCD三、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第四章自然人一、单项选择题1、依照我国现行法,下列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是()A 聋子B 瞎子C 傻子D 瘸子2、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A 有效B 无效C 部分有效D 在撤销死亡宣告有效3、公民被宣告失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
A 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B 其财产由特定人代管C 婚姻关系中止D 继承程序开始4、张某年仅9岁,在某小学读书。
张某的邻居何某已经20岁。
一日何某为了逗张某玩,将自己一个飞机模型送给张某。
几天后,何某又开始后悔不该将飞机模型送给张某,于是找张某索要,认为张某才9岁,其接受赠与的行为未经其父母同意,所以受赠行为无效。
对于何某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何某的主张应予以支持,因为张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 何某的主张应予以支持,因为张某的行为需经其监护人代理才能生效C 何某的主张不予支持,因为张某有无行为能力与行为效力无关D 何某的主张不予支持,因为张某在赠与物交付后即丧失撤销权5、王某的母亲记得他是8月27日傍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记载的是8月28日,医院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其户口簿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王某的出生日期为()A 8月27日B 8月28日C 8月29日D 8月30日6、某公司业务人员甲户籍所在地为北京,其配偶户籍所在地为上海,甲的父母户籍所在地为广州。
2003年1 月甲受其所在公司指派,到深圳开拓市场,甲在深圳无经常居住地。
此时,自然人甲在民法意义上的住所是()A 深圳B 北京C 上海D 广州7、王某与刘某为夫妻,生有一子。
王某因到科威特经商曾向周某借款20万元。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王某失踪,下落不明。
2年后,周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王某失踪,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对王某的失踪宣言,但在谁为王某的财产的管理人上,其妻刘某和其母谢某发生争议。
本案中,王某的财产代管人应为谁()A 刘某B 谢某C 刘某或谢某D 刘某和谢某8、甲失踪5年,经其妻乙申请,人民法院宣告甲死亡,此后,乙与丙结婚。
2年后,甲返回并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与乙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应该()A 认定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无效B 确认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有效C 撤销乙与丙的婚姻关系,确认甲与乙的婚姻关系恢复D 要求乙与丙解除婚姻关系9、甲乙为兄弟,父母双亡,甲已参加工作,乙12岁,乙在父母死后暂居叔父家,现在甲和叔父都不愿意监护乙,乙的监护人是()A 甲B 叔父C 甲或者叔父D 乙所在的村民委员会10、张某1987年9月2日出生,2005年6月伤害李某,医药费5000元,2006年3月张某开办了网吧,2006年4月李某起诉之。
承担责任者为()A 张某B 张某之父C 主要由张某承担,其父补充D 主要由张父承担,张某补充二、多选题1、依照我国现行法,判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从事的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应依据()进行A 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B 本人的智力和精神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其行为后果C 行为涉及的财产数额D 行为的方式2、监护终止的原因主要有()A 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监护人或被监护人死亡C 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D 监护人自行辞去监护3、张某,15周岁,系某重点大学少年科技班学生,少年早熟,平常语言老练,对生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偶尔在网上周刊上发表文章,赚取一定的报酬,一次,骑车撞伤了人,就是用自己的稿酬1000元支付的医疗费。
下列关于张某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 张某已经具有了意志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 张某已经具有了责任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 张某已经能够赚取相当的稿酬,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 张某已经达到一定年龄,具有一定识别力,为限制民事能力人4、齐某,男,2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经常在外惹是生非,其父母为此非常烦心,向一法律工作者求助,以下该法律工作者向齐某父母的解答中不正确的是()A 齐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 齐某可以向人民法院身亲宣告齐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 法院宣告之后,齐某即不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所实施的一切行为不再发生民事法律后果D 齐某在法院宣告之前仍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5、郑某因家庭关系不和睦,心情烦闷,于是离家出走到外省务工为生,一直未与家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