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运输泄漏事故现场处置预案本预案主要针对液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
1 事故特征液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故障、驾驶人员违法违规驾驶和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事故,导致氨罐罐体或管道阀门破裂损坏,引发液氨泄漏(影响范围:无风向500m,顺风向1000m 甚至更远),可能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给周边群众及环境带来危害,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液氨运输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指挥部,其组成如下:总指挥:县政府县长(或分管公安局或分管安监局的副县长)副总指挥:县公安局局长县政府应急办公室主任县安委办主任、安监局局长成员单位:县政府应急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卫生局、水务局、气象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相关企业。
2.2 应急处置工作职责指挥部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县液氨运输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确定事故现场的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强制措施;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负责审定对外发布的事故信息;组织处理有关善后事宜。
必要时,向上级请示启动省、市一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县政府应急办公室:根据事故等级及时向县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传达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县安监局:负责联系液氨泄漏事故处置专家,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组织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组,积极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周边道路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和保护事故现场。
负责事故责任人管控工作,追查涉及肇事逃逸或故意制造事端的犯罪嫌疑人。
县交通运输局:组织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及公路抢通物资。
县市场监管局:提出事故现场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处置方案,参加现场救援行动。
县环保局:测定液氨泄漏对现场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消除现场遗留危险物质;负责调查液氨泄漏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
县消防大队:负责事故现场喷水稀释隔爆、救援堵漏和灭火等工作。
县交警大队: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应急救援车辆、物资的运送通畅。
负责侧翻等事故车辆安全起吊、安全转运等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
县水务局:负责事故发生地消防用水水源调配,保证消防用水的正常供应;配合环保局做好人饮水源的保护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事故现场的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经开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开展事故初期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救援期间的后勤和物资保障服务。
2.3 各专业救援组的组成及职责指挥部成立下列专业救援组,具体如下:1)安全警戒疏散组:由县公安局和当地政府或园区(经开区)管委会人员组成。
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保护事故现场不遭人为破坏。
2)事故抢险救援组:由县安监局、交警大队、市场监管局、环保局、消防大队、重点化工企业有关抢险人员和专家组成。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灭火、伤员搜救、设备容器冷却、喷水隔爆等抢险作业,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3)事故车辆起吊转运组:由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及相关企业人员和专家组成。
负责侧翻、受损车辆及救援处置后液氨罐体的起吊转运工作。
4)医疗救护组:由县卫生局组织有关医护人员组成。
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5)救援物资供应组:由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抢险物资和起吊转运工、器具的调配,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6)环境气象组:由县环保局、气象局有关人员组成。
负责提供事故现场气象信息,妥善处置事故现场废弃物质。
3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1)事故发生后,县消防、公安、急救、应急等相关部门接到报告时,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报告者所描述的相关信息,并迅速将事故报告给本单位负责人和指挥部领导。
2)消防、公安等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实施周边警戒、疏散人员,进行交通管制,侦查事故灾害情况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
3)指挥部领导接到液氨泄漏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同时通知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4)各部门根据指示,采取应急行动,安排救援力量赶往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5)行动结束后经确认已经没有危险,解除紧急状态,应急结束。
3.2 现场处置方案发生一般液氨运输泄漏事故,可采取紧急切断危险源等处理措施,能予以消除或减少影响波及的范围。
发生重大液氨运输泄漏事故,应采取以下现场处置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报警。
2)现场发生泄漏或失火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员要主动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关闭相关阀门,严格控制电、火源;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先期的堵漏和灭火工作。
3)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查明现场有无中毒及受伤人员,并帮助中毒、受伤人员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迅速撤离泄漏区周边人员至上风处,划出150m以上隔离区,并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为防止发生爆炸事故,要紧急切断周边电、火源。
4)消防抢险人员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穿防化服,对液氨泄漏部位喷水稀释、溶解。
现场泄漏源得到初步控制后,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5)指挥部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如事故扩大,应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6)现场抢险救援人员要在泄漏源的上风或侧上风,并且要考虑到危急时便于撤退。
有条件时,可用气体测试仪等侦检仪器对泄漏区进行检测,以便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现场抢险救援人员要在水枪的梯次掩护下,穿好防化服,佩戴氧气呼吸器,根据现场泄漏的不同情况进行关阀断源或堵漏工作。
A.若能通过关闭阀门来达到切断泄漏源的目的,则要在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设法关闭阀门,从根本上截断泄漏源。
在关闭阀门的时候,要确保彻底关掉相连的所有阀门,防止只关掉一个相关阀门,而其他设备相连阀门没关闭,导致液氨继续泄漏。
B.对于一般泄漏,如果堵漏器材缺乏,则可用湿棉被或湿麻袋敷盖,并用粗麻绳进行包扎,同时要在棉被或麻袋上喷水,以便泄漏的液氨变为气氨时能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水结冰而达到止漏的目的。
C.在不能通过关闭阀门来有效堵漏时,要用内(外)堵漏套装,管道断裂包扎套装或卡箍来进行堵漏。
D.阀门破裂,又不能通过关闭其他阀门有效进行堵漏时,要用不同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进行堵漏。
E.罐体裂缝,可用捆绑式堵漏袋进行堵漏,管道孔缝泄漏,则可用孔缝堵漏套装进行封堵。
F. 堵漏时要注意防止堵漏器具撞击产生火花,堵漏器具要有保护层。
8)如果泄漏的氨或含有氮氢气的氨已引发火灾或爆炸,不能急于灭火,要先集中力量对失火的罐体周边加强冷却,降低罐体内氨或其他易燃易爆物料的温度,在确有止漏把握的前提下,大量用水(或泡沫)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从下风向堵截,上风向进攻灭火。
灭火时,若发现罐体摇晃,声音和火焰颜色变化时,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防止罐体爆炸伤人。
9)现场泄漏源封堵完成,经确认可以进行起吊转运作业后,由事故车辆起吊转运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起吊、转运方案,起吊过程要准备2-3辆吨位足够大的起吊车辆,起吊作业应使用专用起吊带,严格限制使用钢丝绳,防止钢丝绳起吊过程时产生火花引发次生事故。
4 注意事项4.1氨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毒物质,泄漏后对人体及环境危害较大,尤其对人的口、鼻、咽、喉、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液态氨变为气态氨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会冻伤人体;抢险堵漏时,作业人员要戴好防护器材,穿较厚的衣、裤。
另外,气氨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体积比:15%-28%),遇电火花还会发生爆炸。
4.2若现场没有足够的防化服,则要穿好棉衣,并扎紧袖、裤口;氧气呼吸器不够的情况下,可用泡沫肥皂液的多层口罩或湿毛巾捂住口、鼻。
4.3确保现场装备的供给,尤其是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防氨面具、防化服的数量,同时也要确保消防水源的充足。
4.4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4.5事故现场周边,要迅速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稀氨水,现场处置结束后回收处理。
5 应急救援单位应配备的物资5.1 县安监局配备: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防化服,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工业毒气侦毒箱。
5.2重点危化品企业配备:通风机,鼓风机;高压泡沫车,高压喷水车,灭火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防化服,危化品堵漏器具,液体抽吸泵,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5.3 县消防大队配备:对讲机,扩音器(喇叭),广播车;高压泡沫车,高压喷水车,消防车,灭火器,灭火弹;重/轻型液压扩张钳,开缝器,钢筋切断器,破碎机,水泥切割机,液压钻孔机,电弧切割机,无齿锯,切割链锯,双轮异向锯,液压顶杆,边缘抬升器,高压起重气垫,手动液压泵,生命探测仪,发电车;防护服(衣、帽、鞋、手套、眼镜),防毒面具,防火服,消防靴,防爆服,安全帽(头盔),安全鞋,水靴,呼吸面具等。
5.4县卫生局配备:医疗救护车,隔离救护车,监测仪器,医疗器械,应急药品,氧气机,洗胃设备,输液设备,输氧设备,特种医疗救护装备。
5.5县交警大队配备(可依托企业或社会力量):吊车(轮式、轨式),叉车,起吊用具;清障车、牵引车(轮式、轨式)、拖车等(对易燃、易爆、有毒危化品应配备相应工具)。
5.6县交通局配备(可依托企业或社会力量):推土机,挖掘机,铲运机,压路机,危化品槽罐车,自卸车,道路抢通物资等。
5.7县环境局配备:环境监测车辆,监测和分析仪器,消毒清洗车辆、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等。
5.8县气象局配备:气象监测车,风速风向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