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管理
(一)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
看板管理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生产控制方法。
它是把传统的由前工序向后工序送货的制度改为由后工序向前工序去取货的制度,并且通过看板把前后工序联系起来。
所谓看板就是记载由前道工序应生产的零件号、零件名称、数量、运送时间、地点、运送容器等内容的卡片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例如不同颜色的灯光、小球、小牌等)。
前道工序根据看板所提供的信息,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后续工序所必需的工件。
这样,就把整个生产系统真正组织成为由产出决定投入的闭环系统,从而把在制品的储备量压缩到最低限度,加速了流动资金周转,充分利用了人力、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看板分类
生产中使用看板的形式很多,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按看板在现场的使用途径和目的,看板可以分为现场看板和行政看板两大类,其下又可细分。
看板的分类与内容
(三)看板管理的使用规则和作用
1.使用规则
看板是实现准时生产的工具。
在使用中要坚持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提取零部件,各道工序尽可能做到在必要的时候只生产一件、只传送一件、只储备一件,用最后装配工序来调节平衡全部生产。
出现问题,必要时宁可中断生产,采取措
施解决,决不积压储备。
要做到看板同实物一起运动,下一道工序带着看板到上一道工序领货,上道工序只根据看板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进行生产,没有看板不运送、不制造,不合格的零件、毛坯不准挂看板。
2.作用
(1)严格控制了生产进度;
(2)看板任何时候都与实物一起移动,生产管理者和员工只要通过看板,就可直接了解生产情况,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
(3)由于前后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看板规定的时间和数量取货和生产,因而可以对在制品实行最有效的实物管理,杜绝在制品账实不符、过多或不足的可能;(4)由于看板作为生产中的原始凭证记载了必要的生产信息,因而看板就成了准确传递信息、保持信息流畅的有力工具。
(四)看板的编制
1.现场布局看板的编制
(1)内容提要。
安装在电梯门或车间入口,其内容包括现场的地理位置图。
现场的总体布局,如车间、生产线的具体位置、内部主要通道及重要设备布局。
必要时对各种图例和内容做出解释,标出观图者所处的位置。
(2)格式样式。
现场布局看板格式样式
2. 工作计划看板的编制
(1)内容提要。
一般张贴在生产车间办公场所或显要位置,如“生产计划”、“班组生产计划”、“生产实绩”、“个人生产实绩”、“出货计划”、“出货实绩”、“作息
时刻表”、“每日考勤”、“培训计划”、“成品库存”等,具体内容有一周生产计划现状、每日生产现状;生产目标、实绩、与计划的差异及变化;用红色标出重点。
(2)格式样式。
3. 品质现状看板的编制
(1)内容提要。
张贴在车间的墙壁上的品质现状看板有“QC检查表”、“QA检查表”、“工序诊断结果”、“重点工序控制图”等,内容包括每月、周、日的车间或班组品质现状;品质实际状况,包括不良率、合格率及达成率。
(2)格式样式。
品质现状看板格式样式
4.人员动态看板的编制
(1)内容提要。
粘贴或悬挂在本车间或显眼处,其内容就是标识人员的流动状态。
(2)格式样式。
人员动态看板格式样式
5.各类看板的使用技巧
看板的种类很多,因而它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如果不周密的制定看板的
使用方法,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
(1)工序内看板的使用技巧
工序内看板的使用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板必须随实物,即与产品一起移动。
后工序来领取中间品时摘下挂在产品下的工序内看板,然后挂上领取用的工序间看板。
该工序然后按照看板被摘下的顺序以及这些看板所表示的数量进行生产,如果摘下的看板数量变为零,则停止生产,这样既不会延误也不会产生过量的存储。
(2)信号看板的使用技巧
信号看板挂在成批制作出的产品上面。
如果该批产品的数量减少到基准数时就摘下看板,送回到生产工序,然后生产工序按照该看板的指示开始生产。
没有摘牌则说明数量足够,不需要再生产。
(3)工序间看板的使用技巧
工序间看板挂在从前工序领来的零部件的箱子上,当该零部件被使用后,取下看板,放到设置在作业场地的看板回收箱内。
看板回收箱中的工序间看板所表示的意思是“该零件已被使用,请补充”。
现场管理人员定时来回收看板,集中起来后再分送到各个相应的前工序,以便领取需要补充的零部件。
(4)外协看板的使用技巧
外协看板的摘下和回收与工序间看板基本相同。
回收以后按各协作厂家分开,等各协作厂家来送货时由他们带回去,成为该厂下次生产的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该批产品的进货至少将会延迟一回以上。
因此,需要按照延迟的回数发出相应的看板数量,这样就能按照JIT进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