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2第二单元第4讲 巧用图解,突破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

必修2第二单元第4讲 巧用图解,突破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
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后期及所产生的子细胞中被 32P 标记的染
色体数分别为 A.20、40、20
( C)
B.20、20、20
C.20、20、0~20
D.20、40、0~20
解析
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 8 条染色体
被 32P 标记 A.第 1 次
B.第 2 次
(B )
C.第 3 次
D.第 4 次
[技法归纳] 减数分裂中子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1)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 为研究对象,如下图:
(2)规律总结: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 只复 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2)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例析] 类型一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演练 1]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
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 DNA 双链都被 32P 标记。如果把该细
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
类型二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演练 2] 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 DNA 分子的双链
均被 32P 标记(不考虑细胞质 DNA),将其放在含 31P 的细胞
培养液中培养,正确的是
(A )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
的子细胞 100%含有 32P
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含 32P
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 50%含有 32P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含 32P
[技法归纳] 利用模型分析子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 此类问题可通过构建模型图解答,如下图:
类型三 分裂产生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
[演练 3] 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巧用图解突破 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染色体标记问题
[考点图解] 1.DNA 分子复制特点及子 DNA 存在位置与去向
(1)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即新 DNA 分子总有一条链来 自亲代 DNA(即模板链),另一条链(子链)由新链构建而成。
(2)2 个子 DNA 位置:当一个 DNA 分子复制后形成两个 新 DNA 分子后,这两个子 DNA 恰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上,
(1)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即新 DNA 分子总有一条链来 自亲代 DNA(即模板链),另一条链(子链)由新链构建而成。
(2)2 个子 DNA 位置:当一个 DNA 分子复制后形成两个 新 DNA 分子后,这两个子 DNA 恰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上, 且由着丝点连在一起。(如图所示)
(3)子 DNA 去向: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当着丝点分裂时,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此时子 DNA 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2.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图像及解读
[规律方法]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细胞分裂过程模型图,并完 成染色体与 DNA 的转换。具体如下:
[技法归纳] 有丝分裂中子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1)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标记同位素):
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