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沐宾馆砌筑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砌筑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确认的施工图纸砌体材质(尺寸及抗压强度 M5\M7.5\M10 ):粉煤灰实心砖、粉煤灰空心砖、水泥发泡砖、红砖(电梯井)砌筑砂浆的型号: M7.5 水泥砂浆(用于地下) Mb5.0 专用砂浆砌筑(用于地上)二、施工难度1、层高大,超高施工,上料难度大,功效降低 ;2、外墙已施工完成,材料运输难度大,功效降低。
3、存在较大数量的窄墙(90 单皮墙),技术难度很大,功效很低。
4、墙体转角多、墙体分散、零乱,影响施工功效。
5、外墙已完成、内部施工需进行临时照明。
6、临时变更较多,造成一定的窝工、误工,也对整体施工计划安排造成影响。
7、管道井、风井内壁均需抹灰,空间狭小,抹灰难度大。
8、四季大厅(P~S 轴交 3~7 轴,搭设高度: 6.000~15.300 米)搭设悬挑搭设双排脚手架。
裙楼西侧中空( N 轴交 3~7 轴、 J 轴交 3~7 轴,搭设高度:6.000~25.700 米;3 轴交 J~1/N 轴、7 轴交 J~1/N 轴、 3 轴交 E~G 轴、7 轴交 E~G 轴,搭设高度: 10.800~19.200 米)搭设双排脚手架。
裙楼西侧中空( 1/3~4 轴交 G~H 轴、 6~1/6 轴交 G~H 轴,搭设高度: 6~15.6 米; E~G 轴交 3~7 轴搭设高度: 6~25.7 米)满搭脚手架。
宴会厅( 30 轴交 K~M 轴、 32 轴交 K~S 轴,搭设高度:-0.400〜10.800 米;30轴交M〜1/T 轴、1/T轴交20〜30 轴、24 轴交M~Q 轴、 M 轴交 24~30 轴,搭设高度: -0.400〜14.500 米; 20 轴交 Q 〜1/T 轴、 Q 轴〜20〜24 轴,搭设高度: -0.150〜14.550 米)搭设双排脚手架。
东大堂( G 轴交 29〜34 轴、 34 轴交 G〜K 轴、 K 轴交 32〜34 轴、 K 轴交 28〜30 轴,搭设高度: -0.400〜11.850 米)搭设双排脚手架。
南大堂(10 轴交B〜J 轴、14 轴交B〜J 轴,搭设高度:-0.150〜14.785 米; 1/B 轴交 9〜10 轴、 1/B 轴交 14〜15 轴、 9 轴交1/B〜E 轴、 15 轴交 1/B〜E 轴,搭设高度: -0.150〜10.390 米; B 轴南侧交 10〜14 轴,搭设高度: -0.150〜7.800 米; 10 轴交J〜1/L 轴、14 轴交J〜1/L 轴,搭设高度:6.000〜14.785 米)搭设双排脚手架。
南大堂( 1/L〜M 轴交 10〜14 轴板低抹灰,搭设高度: 6.000〜14.025 米)满搭脚手架。
宾馆塔楼二层( A~C 轴交 18~33 轴按摩包房、卫生间及走廊,搭设高度: 6.000~12.900 米)满搭脚手架。
西侧裙楼三层半设备间(E轴交3〜7轴,1/N轴交3〜7 轴、 G 轴交 3~7 轴、 J 轴交 3~7 轴山墙)搭设双排脚手架。
塔楼八层半( 21〜30 轴交 A〜F 轴水箱间、管道井及山墙等)搭设双排脚手架。
东侧裙楼办公区( M〜N 轴交 20〜22 轴库房二至机房层)满搭脚手架。
宾馆所有管道井内侧、电梯井内侧、楼梯间内侧砌筑抹灰满搭脚手架。
邻边侧抹灰需自地面起搭设双排脚手架或悬挑搭设双排脚手架。
9、与其他各专业交叉施工,影响功效。
三、施工准备1 、材料1.1 砌块:砌块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报告。
1.2 水泥:宜采用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3 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 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 5% 。
1.4 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5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 7 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1.6 植筋:植筋长度、钢筋间距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设置。
1.7 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作业条件2.1 砌体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2.2 砌块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空心砖含水率宜为 10%~15% ,不得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2.3 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技术员进行技术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2.4 楼层外墙砌筑前,外脚手架已按施工要求搭设完成,并经检查验收符合安全及使用要求;2.5 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砌体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2.6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 20mm 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砖碎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2.7 为了楼内砌筑工程顺利施工需要搭设 4 台物料提升机。
具体位置及照片详见附图。
吊盘位置 1/N 轴交 3~4 轴一至三层;N 轴交 4~5 轴二层至三层半设备层;J 轴交 13~14 轴一层至二层;A 轴交 27~29 轴室外地坪至八层;四、施工方法1、拌制砂浆1.1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 2% 以内;砂、石灰膏配料精确度控制在± 5% 以内。
1.2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
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 1.5min 。
1.3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 3 小时和 4 小时内使用完毕。
2、组砌方法2.1 采用三顺一丁的砌法。
弧形砖墙采用全丁的砌法。
2.2 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于 8mm ,也不应大于 12mm 。
2.3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实心砖墙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
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按每12cm 墙厚放置一根直径 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 50cm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 1 米,末端应有 90°弯钩。
2.4 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立砖斜砌挤紧。
3、砖墙砌筑3.1 排砖撂底: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
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口位置墨线,核对门窗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
所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3.2 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
3.3 挂线:采用单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3.4 砌砖:采用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
操作时砖块要放平、跟线。
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
砌混水墙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块刮除。
3.5 预制块(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预制块(木砖)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 1.2m 以内者,每边放 2 块,高度在 2~3m 者每边放 4 块。
预埋预制块(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
3.6 临时留设的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小于500mm ,洞口顶部设置预制过梁,不可设钢筋砖过梁,墙体接槎留阳槎,留槎要求按规范要求执行。
3.7墙体与柱联接处按构造要求设置 2 $6@ 500拉3.8 砌筑时试摆砖。
外墙排砖从大角开始 , 内墙排砖以轴线交点为起点,遇构造柱时从柱边开始排列。
3.9 砌体工程工作段的分段位置,设在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大于4m。
3.10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3.11 墙每天可砌筑高度,不超过1.8 米,如遇雨天施工时,减少砂浆的稠度,每日可砌筑高度不超过 1.2 米,收工时,砌体顶面应予覆盖。
五、质量控制措施4.1砌筑砖砌体时,根据气候条件,砖提前1〜2天浇水湿润,砖含水率控制在10〜15%,严禁砌筑前临时浇水的施工方法,以避免砖表面存有水膜。
4.2 施工现场抽查砖的含水率的简化方法可采用现场断砖,砖截4.3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小于2分钟。
4.4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 C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3小时内使用完毕。
4.5墙中的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
需在墙体上开电线管槽的,采用开槽机,开槽深度不深于 5厘米。
墙槽洞口等必须填粉M10级以上水泥砂浆或 C10级以上细石砼。
4.6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 5 C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在气温突然下降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7每个墙体的尺寸和位置要进行实测实量,随时检查、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