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高中地理湘教2003课标版必修三教案2813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高中地理湘教2003课标版必修三教案281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
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
3.理解地形对主要地理要素的影响;
4.学会结合相关资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有关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兴安岭地理意义的分析,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农业、植被等地理特征,并学会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特征;
2.运用比较法,了解北方地区南北差异,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通过读、写、比、记等,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
4.运用归纳、演绎、对比、讨论等方法,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情、态与价值观
形成一定的审美情操;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学情分析区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是浙江省普遍的现状,我校结合生源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再加上区域是地理学科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主干知识,因此高二学生识记+理解、苦干+巧干是学好地理的唯一出路。

高二课程多、内容多、知识点多是不争的事实。

本学期除了继续巩固上学期的世界地理知识,落实中国区域地理知识,以中国地理为载体,进一步落实高一必修中的自然地理原理。

从认识地球、地球仪、到认识地图、认识世界、认识区域、再到认识国家,区域地理一般认识方法总是这样:从大到小,先总后分,先概述后具体的逻辑次序逐步深入。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主要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北方地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3分钟)
出示“江苏淮安南北标志”图
教师讲解南北之争的背景。

引出本课主题
1.指导学生填出(说出)图中区域内主要山脉的名称。

2.据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及位置特征。

3.指导学生据图说明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4.结合相关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自然地理特征的异同。

教师指导,学生配合完成(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抽查、诊断学生“旧知”掌握情况。

检查、规范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的方法。

掌握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进一步掌握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

农业发展概况
5.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优势和不足。

6.比较松嫩平原“小麦-玉米带”和美国“小麦-玉米带”区位条件的异同。

7.比较说明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的共同点。

教师出示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学生区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教师出示松嫩平原“小麦-玉米带”和美国“小麦-玉米带”图,学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教师出示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布图,学生区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偏下)。

渗透我国商品粮基地及其特点。

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掌握棉花生长习性。

工业发展概况
8.结合相关知识,简析环渤海经济圈区位优势、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图图,学生讨论作答(学生合作)。

调动、运动相关知识,理解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
9.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析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讨论作答(小组分工合作)。

调动、运动相关知识,明确本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北方地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
出示“江苏淮安南北标志”图
教师讲解南北之争的背景。

引出本课主题
1.指导学生填出(说出)图中区域内主要山脉的名称。

2.据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及位置特征。

3.指导学生据图说明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4.结合相关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自然地理特征的异同。

教师指导,学生配合完成(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抽查、诊断学生“旧知”掌握情况。

检查、规范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的方法。

掌握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进一步掌握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

农业发展概况
5.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优势和不足。

6.比较松嫩平原“小麦-玉米带”和美国“小麦-玉米带”区位条件的异同。

7.比较说明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的共同点。

教师出示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学生区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教师出示松嫩平原“小麦-玉米带”和美国“小麦-玉米带”图,学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教师出示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布图,学生区域对比作答(学生层次:偏下)。

渗透我国商品粮基地及其特点。

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掌握棉花生长习性。

工业发展概况
8.结合相关知识,简析环渤海经济圈区位优势、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图图,学生讨论作答(学生合作)。

调动、运动相关知识,理解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
9.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析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讨论作答(小组分工合作)。

调动、运动相关知识,明确本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