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三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域的相关概念。

2.归纳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并能简单设计出我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表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开发优势条件和需要治理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措施。

3.学会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2.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四.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首先,我们先欣赏一组赏心悦目的图片……这些图片正是田纳西河经过治理之后的一个美好的结果,但是田纳西河流域在治理之前呢,并不是这般的美景如画,大家想知道他以前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自由发挥)
大家首先看到的这幅图片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不同来,这是一幅黑白照片,我们可以通过这幅图片可以看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前后对比,引入本节课。

【板书】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想了解一个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就要了解这个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地理条件,那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1.什么是流域
流域的概念就是由分水线(岭)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我们平常所称的流域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也很好理解,看到这幅图,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和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
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缓起伏的平原或者湖泊,甚至有的河流称为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分水线是分水岭的脊线。

它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

比如说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是——秦岭。

【板书】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一)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从五个方面来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概况——主要是通过看图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位置:中低纬度,美国东南部,距墨西哥湾不远,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

(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少雨。

【思考】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什么区别呢?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和早春降水多,夏秋季节降水较少,雨热并不同期。

【探究】田纳西河流域为什么“夏秋降水少,冬春降水多”?(学生课堂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首先看冬季的时候冷气团来自哪里?北冰洋。

而墨西哥湾的暖气团携带大量的水汽也开始北上,又因为中部是大平原地带,冷暖气团就会在这个区域碰撞,形成一个锋线气旋,锋面气
旋活动频繁,就会在冬春季节带来丰沛的降水。

在夏季的时候,由于田纳西河在山脉的西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夏季降水较少。

(3)地形:上游是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是冲积平原
说到洪涝灾害,我们在做题的过程当中如何去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呢,老师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这个分析思路。

(1)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如: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台风等)——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水系形态(如:流域广,支流多,干、支流汇合处,河水暴涨;扇形水系等);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③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人为原因:
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调蓄能力降低。


(4)水文: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主汛期12月至次年4月中旬。

【补充】分析河流航运价值的思路:
(1)自然因素:
①河流的水量及季节变化;
②水流是否平缓;
③结冰期的长短;
④航程(受降水、气温和地形影响)
(2)经济因素:
①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②人口密度(城市多);
③资源多少
(5)自然资源:有丰富的煤、铁、磷、铜、铅锌等。

【板书】(二)治理前的社会经济概况
通过对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学生自主归纳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利和弊。

二、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成立TVA。

2.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提问】什么是河流梯级开发?对防洪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为了减少工程量和淹没迁建损失,就近开发,就近发电,结合河流地理地貌特征,从上游或上游河段至下游,呈阶梯状修建一系列水电工程,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

洪水季节,各大水坝可逐级有效截留洪水,可大大减轻下游地区洪水危害程度
3.电力先行。

4.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5.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思考】那为什么说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呢?
【板书】三、今天的田纳西河
【板书】四、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3、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思维建模】
【课堂练习】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板书设计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
2.气候
3.地形
4.水文
5.自然资源
(二)社会经济条件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
.
成立TVA
2
.
防洪
3
.
电力
4
.
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5
.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今天的田纳西河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
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