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谱的原理和仪器

质谱的原理和仪器


为提高仪器的分辨率,质量分析器除了采用一个扇形 磁场外,还加上一个扇形电场即静电分析器形成了双 聚焦质量分析器。
24

静电场的作用:离子束经静电场的偏转后,离子按能 量的大小顺次排列。加速后的离子在静电分析器中作 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由离子所受的电场力提供:
mv 2 zeE= re
E 为静电分析器两极间的电位差 re 为离子在静电分析器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 因此,静电场可看作是一个能量分析器。静电场有方 向聚焦作用,也有能量色散作用。

合并上述两式,消去v,可得:
1 2mV r= ( ze ) B
1/2
公式5
V加速电压固定,通过B(磁场强度)的扫描,顺次记录下 各质荷比离子的强度,从而得到所有m/z离子的质谱图。

不同质量的离子具有不同的轨道半径,质量越大,其轨 道半径也越大。这意味着磁场有质量色散能力,可以单独 用作质量分析器。
27
2.四极质量分析器(quadrupol mass analyzer)(quadrupole mass filter)

四极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是由四根棒状电极组 成,两对电极中间施加交变射频场,在一定射频 电压与射频频率下,只允许一定质量的离子通过 四极分析器而到达接收器。
28
图4 四极质量分离器
6
主要过程

� �

) 在离 高真空度下 (10-5~10-8Torr ), 高能电子束 (10-70 eV eV) 子源内激发样品的气态分子,分子失掉一个电子形成分子 离子 [M]+。 电子束获得的能量还能使分子离子进一步裂解,生成较小 质量的碎片离子和中性碎片。 离子都被静电压 V 加速,然后进入与运动方向相垂直,强度 ) 分开并按质荷比大小 为 H 的磁场。将离子按质荷比 (m/e m/e) 排列成谱图形式。 离子飞行方向依 m/e 的大小而偏转 ,其关系为:
22

改变加速电V(对应离子动能的变化),离子的轨道半径 也发生变化。当仪器将离子的运动轨道半径r 固定后, 公式5可改写为:
B m z =kV

2
公式6
) 与磁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 表明离子的质荷比(m/z m/z) 与加速电压成反比。

增加磁场强度使仪器的质量范围增大;降低加速电压 也能达到相同目的,但仪器灵敏度有所下降。
公式3
20

被加速后的离子进入磁场,离子运动的方向和磁力线 垂直。在磁场中,运动的离子如同电流,会与磁场产 生相互作用力。离子受磁场的作用力作圆周运动。离 子所受的磁场作用力提供离子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mv Bzev= r
2
公式4
式中:B – 磁场强度(洛伦磁力) r - 离子的运动轨道半径;
21
c. 注射泵进样系统
d. 色谱进样系统
用于 GC-MS,HPLC-MS,CE-MS
9
2.电离和加热室 (离子源)


被分析物质被电离,形成各种离子。不同性质的样品 需用不同的电离方式。为使生成的离子到达质量分析 器,在离子源的出口施加一个高电压即加速电压,对 离子进行加速。不同的分析器有不同的加速电压。 离子源的种类很多: 电子轰击电离源( EI) 化学电离源( CI) 场致电离源( FI) 场解吸电离源( FD) 快原子轰击源(FAB) 激光解吸电离源 LD) 热喷雾电离源( TS) 电喷雾电离源( ESI)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 MALDI)等。
10
3.质量分析器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开排列成谱,是质谱仪的核 心。不同类型的质量分析器有不同的原理、特点、 适用范围、功能。 用于有机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有 磁式双聚焦分析器 四极杆分析器 离子阱分析器 飞行时间分析器 回旋共振分析器等。
11

4.检测器
� �
检测各种质荷比的离子,将其转化成电信号再进行记录。 检测器的种类有电子倍增器、光电倍增器、平板式微通道板检 测器等 现用得较多的是光电倍增器,永久性地密封于其自身的玻璃真 空外壳中,这样可以保护光电倍增器在很宽的动态范围内,无 论是检测正离子还是负离子,都能保持高灵敏度、恒定的增益 和线性,并且使用寿命长达 10 年。 平板式微通道板检测器则用于飞行时间质谱仪 (TOF)。因为 TOF 作为质量分析器是脉冲式检测方式,离子按质量大小以不 同的飞行时间依次到达检测器。这种平板式微通道板检测器具 有极高的灵敏度。
15
磁式质谱仪的分辨率R的公式:
R=
M M
公式1
M:为可分辨的两个峰的平均质量 △M:为质谱仪可分辨的两个峰的质量差。 由此可见分辨率是质谱仪分开相邻两离子质量的能力。 实际测量中将此公式写成:
M R10% = M ×
a b
公式2
式中 a为相邻两峰的中心距离; b为峰高5%处的峰宽; 对傅里叶变换质谱 FT-ICR及飞行时间质谱仪 (TOF)而言,分辨率仍用 公式1。
29

当质荷比为m/z的离子沿z轴方向射入四极场 时,其运动方程比较复杂,将其简化为:
d 2x 2 + (a + 2qcos2 ξ)x = 0 dt 马超方程
d2y 2 + (a + 2qcos2ξ)y = 0 dt
其中: a= q=
8 eU
ω2
U为直流电压 V为射频电压
mr 2 0 4 eV
ω2
质谱 Mass Spectrometry
1
发展历史
� �
上个世纪初英国学者 J.J. 汤姆森制成第一台质谱仪 第一台商品质谱仪: 1942 年 早期应用: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丰度以及研究电子碰撞 过程等物理领域。
� �
1950 年后: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上个世纪60 年代末:色谱-质谱联用仪出现,有机混合物分 离分析;促进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又使质谱分析法发生了飞跃变化,使其技术更 加成熟,使用更加方便。



13
6.真空系统

为了保证离子源中灯丝的正常工作,保证离子在离 子源和分析器正常运行,消减不必要的离子碰撞, 散射效应,复合反应和离子-分子反应,减小本底 与记忆效应, 质谱仪的离子源和分析器一般真空度 都要求在 10-5-10-8 Torr 才能工作。 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和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组成。 通常用机械泵预抽真空,然后用扩散泵或涡轮分子 泵连续地抽气。



3
质谱分类
4

目前质谱在药检领域的应用迅速增加,原因是许 多保健品、中药制剂、食品等非法添加化学成 分,需要做出鉴定,虽是中国国情使然,却也为 仪器供应链创造了商机。
5
一、有机质谱的基本原理:
进样系统 离子源 (电离和加速,形成各种离子) 质量分 析器 (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开) 检测器 (检测各种质荷 比的离子) 数据处理系统。 被测样品首先通过进样系统进入离子源被离子化,然 后进入分析器,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行为的不 同,因而能将其按质荷比分开而得到样品的质谱图。

14
三、质谱仪的主要指标 三个主要指标-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
1.质量范围(mass range) 指质谱仪所检测离子的质荷比范围。对单电荷离 子而言,就是指离子的质量范围。在检测多电荷时, 所检测的离子根据其带多少个电荷而扩展其的质量范 围。 2.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又称之为分辨本领。这是 质谱仪的一个重要性能。一般规定: 当两个峰之间峰谷的高度超过两峰平 均高度的10%时,则两峰没有被分开。
26

按离子源、静电场分析器、磁分析器顺序排列为顺置型双 聚焦质谱仪

逆置型双聚焦质谱仪,其磁分析器位置在前,静电分析器 位置在后。这是最重要的质谱/质谱串联结构之一。
在离子源与磁场之间的区域是第一无场区。磁场与电 场之间为第二无场区,是最重要的无场区,可以设置各种 碰撞室和电极,以观察离子的碎片反应。
23

2 1 mv 公式3 zeV= 2 所描述的是理想情况。
----离子在加速前,其动能并非绝对为零,而是在某一 较小的动能值之内有一个分别。 ----同一质量的离子,加速后的速度也略有差别,因此 它们经静磁场偏转后不能准确地聚焦于一点,也就是 说静磁场具有能量色散作用。仪器的分辨率不是很高。

mr 2 0
ξ = ωt/2
30

方程的解非常复杂,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可用 a,q坐标的曲线可 表示。

a,q值在稳定区内的离子产生稳定振荡,顺利通过四极场到达 检测器;a,q值在非稳定区的离子因产生不稳定振荡而被电极 中和。操作仪器时,变化参数有 U、V、ω三个。一般固定 ω,a/q=U/V为常数对V进行扫描,可使一组不同质量的离子 先后进入稳定区而被检测。a/q值越大(扫描成的斜率越大),在 扫描线上稳定区的质量范围越窄,仪器的分辨率越高。
12


5.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是对质谱仪进行控制,包括对质谱数 据的采集、处理和打印。 现有电子轰击源 (EI) 的质谱仪的均有 NIST 标准谱库, 谱库中有十几万张标准谱图及用于环保、农药、兴奋剂, 代谢产物等专用谱库。可进行谱库检索。 高分辨质谱仪其数据系统的软件则更丰富,还能给出分 子离子和其他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及理论计算值、偏差 值, 饱和度等其他有关信息。 代谢产物鉴定、蛋白及多肽序列测定。
r = km/e V 2 H
2
设计质谱仪器的主要依据
其中 k 是比例常数,曲率半径为 r。 具有相同 m/e 的离子偏转程度相同。
7
二、质谱仪的具体组成---共六个单元
1.进样系统 � 在不破坏真空的情况下使样品进入离子源。 a.探头进样系统 一般最常用的探头有电子轰击源直接进样杆,快原子轰击 源直接进样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