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221工作面注氮注二氧化碳安全技术措施
一、注氮系统
⑴、二广场制氮站,配备JXZD-S型制氮设备一套,其制氮量700 m3/h。

⑵、注氮管路(ø150 mm钢管)铺设路线:制氮站→副斜井→208车场→暗皮带井→回采工作面运顺→采空区
⑶、注氮主管路管路为6寸(φ150mm)总长1850米,目前支管路4寸(φ100mm))。

二、注氮工艺
回采工作面注氮采用不间断性注氮。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埋管注氮,在工作面运顺铺设一趟注氮管路,当管路埋入采空区15 m时开始注氮。

三、注氮安全措施
1、调度室保证注氮期间通讯系统畅通,以便井下人员反馈信息。

2、注氮开始前必须对注氮管路进行压风巡查,(巡查路线分上段和下段,上段巡查路线二广场井口至208车场、下段巡查路线208车场至221工作面)发现有漏气先处理漏气。

处理漏气管路时,必须要有3人以上。

3、注氮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防火队管路巡查工用多参仪检查氧气含量,氧含量必须低于3%,方可开始注氮气。

4、注氮前管路先进行管路空气排空(2寸排空阀门设在221反斜下口),严禁新鲜空气进入采空区。

5、地面储存罐排气时间不少于40分钟,保证存储罐内氧含量必须低于3%。

井下管路排气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且检查221反斜下口排气阀氧含量低于3%。

方可开始注氮气。

6、井下管路排气时必须设专人把守好警戒,警戒范围
221反斜至2#风井,警戒范围内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逗留。

7、注氮气期间,工作面氧气含量不得低于19%,否则应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同时停止注氮作业。

8、工作面注氮气期间,工作面必须安排专职瓦检员,救护队员现场进行监护检查。

9、工作面注氮期间,瓦检员、救护队员每小时对工作面、后落山,回顺的瓦斯、氧含量、一氧化碳进行检查,发现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氧含量异常时要及时将工作面作业人员撤出。

10、工作面注氮气期间,后落山瓦检员把好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在回顺巷道逗留。

11、221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外撤到新鲜风流中。

12、其他不足方面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

13、所有参与注氮及相关的人员,必须由各有关部(队)组织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四、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设备及系统主要参数
我矿液态二氧化碳设备位于二广场,距付斜井井口约100m,系统主要由地面液态CO2槽车、水式汽化器、储气罐、电控柜、参数监测仪表(流量、压力、温度)和输气管道等构成。

输送管路利用注氮管路,利用阀门相互切换控制,主管路Ф150mm(3000米)经副斜井、208车场、暗皮带井、铺设Ф100mm支管路到221运顺。

液态二氧化碳由附近的化工厂用地面液态CO2槽车运送至矿井,在地面将液态CO2直接汽化成CO2气体(或气液两相流),经管路输送到使用地点,选择适合的释放口位置释放。

系统主要参数:
①运输:地面低温运输槽车每车最大可储运20吨液态CO2;
②槽车液态CO2出口压力:0.8~2.0Mpa;
③槽车液态CO2出口流量:0.5~1.8t/h;
④单台水式汽化器容积:3m3;
⑤水式汽化器最大耐压:2.5Mpa;
⑥储气罐最大耐压:1.2Mpa;
⑦单台储气罐出口流量:600~1500m3/h;
⑧储气罐出口温度:0~-30℃;
⑨输送距离:>5km;
五、液态二氧化碳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从运送二氧化碳槽车上压出的液体经过压力调节、流量控制后进入汽化器,汽化器置入水箱内,水箱内的水由电加热,汽化器吸收热量以后,将其管内流动的液体变成气体,经过储气罐和流量、压力、温度等控制装置通过注氮管路送到采空区。

六、注二氧化碳安全措施
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措施,地面人员操作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

2、在压注CO2之前要仔细对地面、井下输送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路连接是否完好,闸阀是否已经开启,保证安全阀、控制阀可靠、管路连接严密不漏气、压注钻孔畅通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注CO2前一天,必须对井下所有通风设施和反风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设施和反风设施灵敏可靠。

4、注CO2前,应用氮气将管路中水等杂物吹出,保证管路内部干净、畅通。

并使管路内部充满氮气。

5、第一次运行前,必须对地面惰气防灭火装置试运转,并经矿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压注液态CO2时,地面、井下均要有干部现场跟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防止发生人员肢体冻伤,发现管路泄漏应立即汇报并采取得当措施处理。

7、注CO2结束后对沿途管路进行检查,如果管路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发生损坏,及时汇报并处理。

8、压注液态二氧化碳期间,工作面必须切断电源、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9、救护队员必须严密监测各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防止中毒及窒息事故发生。

10、灌注施工期间,巡查灌注管路人员严禁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接触二氧化碳液体,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管路表面,防止冻伤事件发生。

11、灌注施工期间,巡查灌注管路人员若发现管路泄露,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停止灌注,等管路温度升至0℃以上后
再进行相应处理。

12、灌注施工期间,任何人不得撬动或用硬物敲打灌注管路,如有必要,须先停止灌注,等管路温度升至0℃以上后再进行相应操作。

13、除严格按照本措施外,还应严格按照三大规程施工。

七、避灾线路
避灾路线:221工作面→221运顺→暗皮井下阶段→218进斜→950石门(其他地点工作人员就近进入进风流中)。

221工作面注氮注二氧化碳安全技术措施
批准:
总工程师:
审批:
通风副总:
安质科:
通防科:
防火队:
施工单位:防火队
编制:郭德龙
编制时间:2014年08月1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