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17年法律法规培训记录
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
二是要开展培训和教育,让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掌握、运用好上述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以及职业道德的有关规定。
三、是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机构和人员,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接受患者的设诉,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四、是加强病历管理工作。
五、是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损害等。
1、发生了医疗事故争议,患者可以选择哪几种解决途径
一是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
二是如果双方协商解决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或协商不成患方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前一种情况可以由双方共同向市级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一种情况患方可以单方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
2、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违法吗?怎么处理?
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是违法行为。
《条例》规定在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
当事人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
对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或其他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
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第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在医疗活动中,患者主要有哪些权利?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有知道自己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的知情权;有获得及时诊治的治疗权;有治疗方案的选择权;有隐私保护权;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有申诉权(《条例》第十一条等)
如果病人或家属怀疑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任一种或几种引起了不良后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