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我对期末考试学生学习情况和试卷难易程度作出一个整体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高一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都很好,学习非常主动,比如各班的政治课代表、学习委员。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视度不够。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比较散漫,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坚持,学习没有目标。

也有个别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待改善,学习效率不高。

分析试卷:
试卷结构分为I、II两卷(I卷为客观题共72分、II卷为主观题共28分),包括选择题、主观题,总共26道题,命题范围覆盖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全部内容,试卷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又进一步突出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卷的选择题阅读量不大,而且题目的指向明确,能较好地检测出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实际掌握情况。

主观题设问明确,立足于考察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试卷的区分度较强。

分值合理,区分度较明显。

总体来说客观题相对简单,学生基本都能按要求作答。

主观题答题情况不太好。

25题、26题都失分较多,许多同学对规范市场秩序这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25题第一问,总分9分,多数同学得分是2分、3分,6分以上的很少。

25题第二问,总分8分,多数同学拿了两分,这道题学生普遍不会答,基本上都是抄的材料,“四个最严”。

从这一道题可以看出,学生还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

26题第一问,很多学生拿0分。

“新发展理念”是新加入教材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要长期坚持和贯彻的,没有过时,需要同学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只要是认真学习的、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老师在发给大家的资料当中就有“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

但是从试卷的答题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没有掌握,这说明同学们对它不够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确实还是很有问题。

个别学生只做了选择题,大题一道也没有做,这样的学生,老师希望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你是一个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你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你父母,你是为了你自己更好的未来读书的,请你端正你的学习态度。

26题第二问,这道题的难度要高一些,主要考察的是“共享发展”。

学生不会分析,得分也不高。

分析成绩:本次考试应考人数834人,实考人数821人。

年级平均分47.06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9分。

优秀人数1人,优秀率0.1%。

及格人数117人,及格率14.3%。

不及格人数704人,特差人数208人,特差率25.3%,特差人数较期中考试减少了18%。

普通班的平均分相差不大,平均分最高的班级与平均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相差6.4分。

大多数班级的平均分相差不大,多数班级的及格人数较期中考试有所下滑,特差人数有所减少。

成绩排名前三的班级:实验班——第一名高一12班,任课教师XX,第二名高一6班,任课教师XX。

普通班——第一名高一14班,任课教师XX;第二名高一15班,任课教师XX;第三名高一10班,任课教师XX。

成绩排名后三的班级:高一4班,任课教师XX;高一11班,任课教师XX;高一3班,任课教师XX。

二、期末考试成绩与期中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平均分对比:期中考试平均分44.59分,期末考试平均分47.06分,上涨2.57分。

最高分对比:期中考试最高分97分,期末考试最高分91分。

最低分对比:期中考试最低分12分,期末考试最低分9分。

其中,进步最大的班级是高一14班,班级平均分较期中考试上涨9.24分,任课教师XX。

退步最大的班级是高一11班,班级平均分较期中考试下降4.5分,任课教师XX。

三、实验班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6班平均分51.88分,12班51.83分。

优秀人数12班4个,任课教师XX,整个年级优秀人数5人。

期末考试:6班平均分56.1分,平均分较期中考试上涨4.22分,任课教师XX;12班平均分56.9分,较期中考试上涨5.07分,任课教师XX。

优秀人数1人,高一6班,任课教师XX。

四、存在的问题
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升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不够,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3)答题缺乏规范意识:政治学科用语使用不规范,主观题语言表述不简练,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4)阅读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失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考生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

教师存在的问题:
期中考试前给学生做的练习少,期中考试后给学生复印的资料多,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平时上课赶进度,不能及时地讲解,只能留在晚自习的时间讲解练习题。

高一
政治学科一周一个班两节课,要准备学考,时间比较紧张,如果能增加一节课就更好了。

老师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高考题做得不够,教材研究得不透,在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点方面做得不到位。

五、今后努力方向及措施
1.学习是一件有苦有乐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目标,要有理想信念,静下心来学习,搞教学,带动学习爱上学习。

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狠抓基础知识,利用好课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认认真真过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全面理解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坚持课堂内深化理解,课堂外强化记忆。

3.注重思维,培养能力。

政治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所具有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因此,在以后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常用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练习,规范书写。

针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布置书面练习,严格要求、按时完成。

通过书面练习来规范解题思路和答题要求,利用习题课加强审题思维
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力求使学生在考场上答题时能够做到会者求对,对者求全。

坚持经常督促和检查,纠正学生课堂上动口不动手的不良习惯,及早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和答题习惯。

5.关注时政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对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了解、理解、掌握党的重大理论政策,要联系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思考这些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可能命题的角度和审题、解题的思路。

高一政治备课组 XX 2021年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