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期中统考质量分析

政治期中统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
政治科期中统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试题内容结构
试题内容是由《思想品德》九年级第1-5课和5-10月重大时事政治构成的。

其中,时事政治占10%。

2、试卷题型、题量、分值
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占总分值40%。

其中时事5道题,第1课4道题,第2课2道题,第3课4道题,第4课3道题,第5课2道题。

非选择题部分共5道题,占总分值的60%。

其中21题、22题、23题、24题为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40分;第25题“探究与实践”部分是以“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校园”为主题,占总分值的20%。

3、试卷难度结构
整个试卷易、中、难比例依次约为8:1:1。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与亮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试卷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九年级1-5课的主干知识,紧扣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如,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其中15道小题所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部分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也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常识。

2、注重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通过活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事例、情景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诚实守信、信守诺言,作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关注校园环境,共建和谐校园等题目,较好地贯彻了思想政治课的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4、试题强调了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5、试卷能够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

三、试卷总体作答情况及简要分析
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约64%,作答较好的试题有;
失分较多的试题有。

2、主观题答题概况:非选择题部分的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4、25、21、22、23。

其中,24题得分率最高,约为90%,23题得分率最低,约为60%。

(21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国情的认知情况,问题比较简单。

第1小问学生一般都会作答;但第2小问,有些学生把“原因”答作是“所取得成就”。

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2题):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主要考查有关“责任”、“诚信”等道德方面的问题。

学生一般能回答出遇到问题的做法。

但回答“理由”没运用教材的知识进行作答,多用自己的语言,导致言不达意,表述不规范,也较容易失分。

(23题):这题难度最大,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题。

特别是第1问学生由于审题不清或因看不懂题目而乱答一通,或者把三者的内涵直接写进去。

第2小问的“素质”和“能力”答得较好,但一部分学生把“志愿者”当作是“参赛者”进行作答。

(24题):本题得分较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1小问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存在一小部分学生把农历日期写错。

第2小问,存在的问题,答题不全面。

(25题):本题得分也较高。

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学校。

但学生在作答时却出现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就是把自己手中材料中的类型题的答案一字不漏的照抄。

四、今后教学及命题建议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引导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各课的知识考点,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答题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

3、坚持“三个有利于”命题原则,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思路,充分发挥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