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工程第一章泵、风机等一般动设备安装工程1.适用范围本篇适用于石化工程化工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泵、风机等一般动设备的安装工程。
2.开工条件2.1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开工前必须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设计人员必有将动设备的选型、采用标准及一些关键部位施工时应注意的环节等,向与会的各方交待清楚。
2.2应具备技术资料:(1)机器的出厂合格证书;(2)制造厂提供的有关重要零部件和部件的制造、装配等质量检验证书及机器的试运转记录;(3)机器与设备安装图、总装配图及安装说明书等;(4)泵、风机的装箱清单;(5)重要设备需编制施工方案并经项目组批复。
2.3现场应具备的条件:(1)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即基础具备安装泵、风机的条件,基础中间交接已办理,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已平整;(2)施工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务有必要的消防器材;(3)施工照明,水源及电源已备齐;(4)安装用的起重设备具备使用条件;(5)备有零部件、配件及工具等的储存设施;(6)泵、风机周围的各种大型设备及其上方管廊上的大型管道均已吊装完毕。
2.4设备开箱检验合格泵、风机等一般动设备在安装前,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进行开箱检验。
主要检验内容如下:(1)核对泵。
、风机的名称、规格、数量及随机资料是否齐全;(2)检验后提交有签证的检验记录;(3)对于立式轴流泵和叶导式混流泵在就位前还应检查和检测:泵轴和传动轴弯曲度、在轴颈处的径向跳动及其联轴器的径向跳动、端面倾斜度;叶片外圆对转子轴线的径向跳动及叶片外圆与叶轮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5其他在生产装置内施工时,必须向业主或用户办理动火手续。
3.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4.1施工程序3.2关键控制环节(1)基础验收及处理;(2)初找平、一次灌浆;(3)二次找平、二次灌浆;(4)联轴节找正(对中);(5)法兰连接无应力检查;(6)单机试车。
5.质量标准及检验4.1本工程主要执行以下标准规范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3-83《化工机器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7-83《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J514-90《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2检验原则4.2.1检验原则为了保证工序质量,将3.2款关键环节作为质量控制点,这些点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就有了保证。
4.2.2检验内容(1)基础验收及处理的主要检查内容a)基础移交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测量记录;b)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露筋等缺陷;c)按有关土建基础图及机器的技术文件,对基础及螺栓孔的尺寸、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规定;d)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按规范规定铲出麻面,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e)螺栓孔内的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a)泵、风机上部为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b)检查机泵的水平度;c)泵、风机找平时,一般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mm/m,安装基准部位的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m;d)检查放置在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位置和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e)泵、风机安装就位后,应注意管口保护、封闭、防止碰撞及异物掉入。
(3)二次找平、二次灌浆前的主要检查内容:a)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应符合设备的技术文件的规定或合同规定范围内的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的规定;机泵找平的基准测量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中选择;①机体的加工平面②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③联轴节的端面和外圆周面④转动部件的轴颈或外露轴的表面;b)检查垫铁规格、层数及垫铁组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般垫铁组高度为30-70mm,且不宜超过四层(五块);一般不宜采用薄垫铁;若要采用薄垫铁则厚度应不小于2mm 且要置于垫铁组的中间;c)检查每组垫铁是否放置整齐平衡,垫铁之间间隙及接触面应符合规范规定;d)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露出设备底面外缘的长度徉符合规范要求;e)检查相邻两垫铁间距,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f)泵、风机二次找平后,在二次灌浆前将每组垫铁点焊焊牢;g)座浆法应检查平垫铁的安装水平度不大于0.1/1000,同时各部分的平垫铁的安装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位置上(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mm);无垫铁安装法安装的临时垫铁安装水平度不应大于0.2/1000,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2mm;采用压浆法施工时应及时检查垫铁之间的间隙。
(4)机泵设备找正(精对中)的主要检查内容:a)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业主或合同指定规范规定;b)驱动机轴与机器转轴以带或链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c)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温度变化的补偿值;d)电动机与离心通风机找正时,联轴器的径和位移不应大于0.025mm;轴线倾斜度不应大于.2/1000。
(5)管道与机器连接的主要检查内容:a)检查与泵、风机连接的管道,其固定焊口一般应远离机器,以避免焊接应力的影响;b)与泵、风机的连接管道是否清理干净;d)管道与泵、风机等机器最终连接,应在联轴器上用百分表监测其径向位移。
转速大于6000转/分的动设备,应不超过0.02mm转速小于或等于6000转/分的动设备,应不超过0.05mm,否则应对管道进行调整;e)管道与动设备最终连接后,必要时,应对联转器两轴的对中偏差进行测式调整其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规定;(6)泵单机试车的主要检查内容:a)泵单试前应检查机泵的转向,电机与泵的转向必须一致;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按技术文件或说明书规定加注润滑油、脂;b)单试前检查机泵入口处是否按规定安装过滤网(器);c)检查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情况;d)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e)高温泵和低温泵在单试前应按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f)检查泵管线阀门形状情况,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g)水环式真空泵在试车前还应检查:①其真空度调节阀是否调整至合适的开度②泵填函处的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③泵体内是否注入清水,盘车冲洗干净;h)蒸汽往复泵试车前还应检查:①配汽机构应保持原厂的装配状态和相对位置;②泵的吸液阀和排液阀应作煤油检漏试验,3分钟内无渗漏;③采用平板式配汽阀时,检查阀板与阀座的接触是否严密,其接触面积应大于全接触面积的70%;采用活塞式配汽阀时,检查活塞与配汽缸的径向间隙应在0.08-0.10mm 范围内。
i)计量泵在试车前还应检查是否满足以下条件:①在调节机构内安全补油阀组泵缸腔内或液压隔膜腔内按设计文件规定加注润滑油;液压隔膜式计量泵的液压腔内不得存有气体;②柱塞式计量泵的行程调节机构灵敏可靠,卸荷装置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进行调压试验;行程计数器和转数发送器等自控元件的动作应调整正确;调量表刻度、调节手轮刻度与柱塞行程长度应做对零或100%的调整和测量;③柱塞式计量泵往复移动柱塞数次,不得有卡住现象;隔膜式计量泵的隔膜应密封良好;j)螺杆泵在启动前还应做好向泵内灌注输送液体和进出口阀门全开的确认检查;k)立式轴流泵和叶导式混流泵在试运转前还应检查进水口的淹没深度和叶片的安装角度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泵在启动前应确认:①打开出口阀门管路;②向填函上的接管引注清水以润滑橡胶轴承,直到泵出水为止;④全调节的泵宜减小叶片角度,待出水正常后方可调至允许范围;l)通常泵试运转时应检查泵的转速、流量(或电流)、出口压力、振动、温升等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相应的规范要求;m)检查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n)检查泵的平衡盘冷却水是否畅通,吸入管路是否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q)泵单试完毕后,应关闭进出吕阀门,将泵内积存的液体放净,防止锈蚀和冻裂。
(7)风机单机试车的主要检查内容:a)一般风机在试运转前应进行以下检查确认:①轴承箱及润滑系统清洗合格并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加注润滑油至规定油位;②电机与风机的转向一致;③风机转子盘车灵活,不得有碰刮现象及异常声响;机壳内无脏物和杂物;④各连接部位不得松动;⑤冷却系统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试完压,并接通该系统的冷却水;⑥进气、排气管路清洁畅通,进气口安装防护罩(网),其受压部分按规定做完严密性试验;⑦风门阀件应牌设备技术文件所规定的使风机为最小负荷时的启动位;b)离心通风机在度运转前应检查确认进气调节门是否关闭;c)轴流通风机在试运转前还应检查叶片安装角、叶顶间隙、顺片调节装置功能和范围均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叶片角度可调的风机应将叶片调节到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角度;d)离心鼓风机在试运转前应检查确认阀件的控制装置处于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使风机为最小负荷时的启动位置;e)罗茨和叶氏鼓风机试运转前应检查确认进气和排气阀门是否全开,冷却水是否接通;f)轴流鼓风机在试运转前应对关闭排气阀、打开放空阀进行;确认应确认静叶调整到最小工作角度或使静叶关闭的启动状态;g)通常风机在试运转时首先应点动电动机,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进行运转;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再逐渐加大负荷直到规定为止,按规定时间连续运转;,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h)通常风机试运转时应检查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出口风量风压、润滑系统的油温和油压、轴承温升、轴承部位的振幅与振动速度有效值等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相应的规范要求;i)离心通风机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①启动达到转速后,可在调节门开度0°-5°之间进行小负荷运转20分钟;②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再逐渐开大调节门,但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直到规定的负荷为止,连续运转时间不小于2小时;③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通风机,负荷试盍小时后应停仙检查轴承,当轴承表面有局部研④高温离心通风机当进行高温试运转时,其升温速率不应大于50℃/h;当进行冷态试运转时,其电机不得超负荷运转;⑤试运转中,滚动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轴承部位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均方根速度值)不大于6.3mm/s.j)轴流通风机运转时其滚动轴承温度不应大于70℃,瞬间最高温度不应大于95℃,温升不超过55℃;滑动轴承温度不应大于75℃;风机轴承的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6.3mm/s;主轴温升稳定后时间不少于6小时;k)离心鼓风机试运转分小负荷试运转与负荷试运转两个阶段;小负荷试运转11小时后应停机检查各轴承、轴颈的润滑情况,对有齿轮变速器的机组,应检测齿轮的触点情况,当有磨损或不合要求时,应及时进行修理调整;在负荷试运转的开始阶段,主机的排气应缓慢升压,每5分钟逄压不得大于0.1Mpa并逐步达到设计工况;启动时,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运转;试车中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内运转;负荷运转中,轴承壳体温度及振动速度有效值等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若无规定时,应符合以下表一和表二的规定:表一轴承温度和轴承的排油温度表二轴承壳振动速度值和轴振动从振幅值1)罗茨和叶氏鼓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进气和排气阀门全开的条件下空负荷运转30分钟以上;②空负荷运转正常后逐步关闭排气阀,直到排气压力调节到设计值时,检查电动机电流是否超过其额定值;③负荷运转中,不得全关进气、排气口的阀门;不得超负荷运转;并不得在满负荷下突然停机,而应在逐步卸荷后方可停机;④负荷试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应超过95℃;润滑油温度不应65℃;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13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