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PPT课件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储药杯须垂直拿 患儿要保持安静 根据年龄选择面罩或咬嘴 吸药前不能抹油性面膏 吸药后漱口(洗脸) 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发热护理
发热护理
收集资料:了解发热程度,随时监测体温变化 降低体温:额部冷敷松解衣被温水擦浴退热药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伴随症状降温效果 饮食调整:富营养易消化,增加水分摄入 促进舒适:空气清新及时擦汗皮肤及口腔清洁 护理记录:体温单、护理单、小交班本 健康教育:教会家长测温及物理降温方法
吸入装置和方法因 年龄而异,医 护人员应训练 指导患儿正确 掌握吸入技巧, 以确保疗效
吸入药物的代谢途径
10-20% 在肺部沉积
口咽部
胃肠吸收 80-90%咽下至肠道
在肺部吸收
部分吸收
全身 循环
肝脏 径“首过效应”失活
全身性 副作用
影响雾化吸入疗效的主要因素
起雾颗粒大小 雾化器 呼吸方式 吸入途径:径鼻或口? 气道口径和阻力 吸气流速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次数
年龄 新生儿 1月-1岁 1-3岁 4-7岁 8-14岁
呼吸次数(次/分) 40-45 30-40 25-30 20-25 18-20
预期目标
气体交换受损:患儿气促、发绀消失,呼吸平 稳。
清理呼吸道无效:患儿能及时有效咳出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体温过高: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营养失调:患儿住院期间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评估时还需要补3哪些情况?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有无发热、咳嗽、气促、肺部罗音。 2.有无端坐呼吸、鼻扇、紫绀、三凹征。 3.有无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 4.查阅血常规、胸部X线、病原检测结果。 5.指脉氧检测结果。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2.发病前是否有麻疹、百日咳 3.是否足月产,有无窒息史 4.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5.家庭成员是否有呼吸道疾病
密切观察病情
心力衰竭见重症肺炎临床表现 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咳嗽加重,粉 红色泡沫痰为肺水肿的表现, 氧气需 经过20%-30%乙醇湿化 中枢神经系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和 肌张力改变 消化系统中毒性肠麻痹、胃肠道出血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减慢输液速度 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静脉回流。 中等以上浓度吸氧 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药
健康教育
疾病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增强体质,三浴锻炼 根据气候及时增减衣服 及早控制呼吸道感染
护理评价
患儿气促、呼吸困难是否逐渐改善 患儿呼吸道是否保持通畅,能否有效排 除痰液 患儿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患儿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谢谢
重点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评估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措施 1.氧疗护理 2.发热护理 3.氧气雾化吸入护理 4.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
案例分析
患儿6月,因发热、咳嗽3天,1天来咳嗽加重 有痰伴气促而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 76次,心率180次/分,指脉氧89%,患儿有烦 躁,面色苍白,唇周发绀,见吸气三凹征,听 诊两肺散在湿罗音,腹软,肝肋下3cm。痰病 毒快诊结果示:呼吸道合胞病毒(++)。
中等浓度氧疗,氧浓度35%-50%,适用于肺 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高浓度氧疗,氧浓度50%以上,适用于承认呼 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复苏后生命支持阶段
高压氧疗:适应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给氧工具
鼻导管 鼻塞 面罩 头罩 氧气罩 高压氧
氧气撤离
神志清楚,精神好 转
紫绀消失 Pa02<60mmHg,
氧疗适应症
目前公认的氧疗标准是Pa02<60mmHg, Pa0260mmHg时,Sa02为90%左右。 Pa02 <55mmHg, Sa02频临失代偿边缘,成为必 须氧疗指征。
有缺氧表现,如呼吸困难、喘憋、烦躁不安、 心率加快、口周发绀时需吸氧。
给氧方法
控制性氧疗,氧浓度24%左右,<35%适用于 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有惊厥史的患儿及早处理
退热处理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5岁以下不用阿司匹林)
补充营养及水分
饮食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 餐,多饮水。呼吸困难、腹胀患儿喂奶 时应适量,婴幼儿喂奶应抱起或侧卧抬 高头部,喂奶时间断拔出奶头稍休息, 以免呛咳加重缺氧。 控制静脉输液速度根据年龄、病情、 药物性质控制输液速度,一般不超过 5~10ml/kg.h,以防肺水肿或心衰。
撤氧后不下降 PaCO2 <50mmHg 呼吸比较平稳 心率有所减慢 SPO2>90%不下
降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湿化和雾化 翻身拍背及胸部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
氧气雾化吸入
吸入疗法: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糖皮质 激素
吸入治疗是最佳给药途径
优点:起效迅速、局部浓度高、作用直接、吸 入量少、副作用少
护理措施
环境与休息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及水分 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
环境与休息
环境: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0%-60%。 体位:经常更换体位,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 生活护理:被褥轻暖,穿衣适度,内衣宽松。
改善呼吸功能
氧疗 适应症 方法 观察 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