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
《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
……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
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
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
《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
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
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
《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
《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
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
《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
皮肤湿疹患者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的现象,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陈皮荷叶茶(减肥茶)
将干荷叶,干山楂,薏米和陈皮清洗一下,捞出放入锅中。
锅中倒入7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
壶中放入冰糖,搁一个漏网,将煮好的茶水倒入壶中,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
体重偏重的人,或肠胃负担过重的人,每天饭后30分钟(中,晚都可以),喝茶连续一周,达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