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积极打造灵动课堂。
从事跨越式教学一年以来,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围绕教学的话题去创设情境,学生才会在有主题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英语课堂才会灵动有效。
一、常用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依据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条件,我认为常用的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
这好比是,你要游泳,就要身在水中,方可习得游泳本领一样。
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英语的“输出”和“输入”离不开情境,只有教师把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教师的“输出”才具有形象性;教师也只有把抽象的语言与情境联系起来,学生的“输入”才更富有真实性。
2.要注重创设课堂内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室和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学习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开设英语角等。
例如:在教学our school ,my classroom时,教室里的设施以及学校的各项设施
就是活教材。
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知,从而习得知识。
还要注重创设课堂外的情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师生见面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如调查、填写表格,让学生出英语板报,用英语格言布置教室。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方面的竞赛。
3.通过实物及简笔画创设情境。
借用物品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较方便的情境设置方式,它形象生动,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系动词也可借助物体使之表达简洁、明了。
4.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境。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
5.动作情境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run ,jump,sing ,read ...教师可以借助于动作来体现。
使知识既直观又明了,同时也便于我们全英语课堂的实施。
6.英语学习语言环境的创设还包括教师英语口语的使用,教师的口语应适合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个能用高级口语上课的教师不一定是称职的教师,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不是老师的talk show,而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听懂英语并用英语表达。
7.借助多媒体巧设情境,方便可行。
多媒体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的色彩以及立体的音响效果,可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来学英
语。
跨越式课题组为我们提供了与教学课本相匹配的图文并茂的有声教学资源。
我们借助新颖、有趣、直观的课件展示,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
如在教学食物名称时,当我用ppt把麦当劳的美食呈现出来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只见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图片。
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热情。
二、需要注意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巧设情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激情、引趣、过渡、强化、延伸等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英语教学情境需考虑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需生活化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忽视情境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发现与探讨问题。
而真实的情境势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再适时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
2.情境创设需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语言知识操练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将它具体化、形象化,那它就是生动有趣的。
因此,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努力通过多种教
学手段(如:童谣、歌曲、故事、音频录像、表演、图片等)来营造富有趣味的课堂氛围,同时突出语言知识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这一话题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全家福或通过自己的绘画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样通过熟悉的画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不知不觉吸引学生沉浸到教学情境中来学习。
3.情境创设需延伸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能在教学中自然延伸。
《pep小学英语》(人教版)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以一个单元为小版块,各单元之间、各个小版块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努力创设具有延伸性的情境,使之可延伸到下节课或是延伸到课后,使课与课之间、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各知识版块之间相互结合,建构起完善的知识版块,整体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4.情境创设需连贯化
相对于一节完整的小学英语课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切不可松散、缺乏连续,务必使情境设计体现连贯性。
即教师要真切地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提炼贯通全课的大主线,并以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从而使实际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我在教学“my family”时,便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条主线
连接起“教师的家人”“学生自己的家人”“讨论家庭成员的爱好”“讨论家庭成员的年龄”“讨论家庭成员的职业”这几个小情境,不过,在各个小情境转换时,教师必须加入恰当的过渡语,从而使各环节产生恰如其分的关联。
5.情境创设需生成化
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时做出相应的变动。
”因此,教师在具体、丰富、多变的教学情境中,还应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以达到既能进行有效的教学预设,又能抓住意料之外的精彩。
总之,教师只有认真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宕昌县何家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