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样本

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样本

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畴本作业指引书合用于我司所实行房建工程土方开挖作业。

2.作业准备2.1作业技术准备2.1.1 作业前应依照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土方开挖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2.1.2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及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位置尺寸,并同专业监理工程师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1.3 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

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基底标高测放到基坑底。

及时控制标高。

2.1.4 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

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办法,以保证开挖质量。

2.1.5 挖方边坡坡度拟定,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明确,对于暂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制定。

考虑使用时间长短,依照工程地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和地面荷载状况,通过计算并结合本地同类土体稳定坡度值拟定。

暂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值表2-1注:1、本表合用于时间较长(超过一年)暂时道路、暂时工程挖土。

2、岩石边坡坡度依照岩石性质、风化限度、层理特性和挖土深度拟定。

2.2测量放线及测量控制点保护2.2.1 在基坑开挖之前核准红线桩和建筑定位桩,查测红线桩及定位桩与否产生位移,若有应会同监理等重新定位。

2.2.2 在基坑开挖前,依照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基线。

2.2.3 土方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而,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畴内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引出施工活动区域外,并设立红白漆钢管支架予以保护。

2.2.4 所有测量桩、红线定位标记一经核算后,项目部就贯彻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保证红线标记精确性。

2.3劳动力组织土方开挖作业前应依照工程量、施工方案和工期规定配备足够劳动力。

2.4机具设备配备2.4.1 机械开挖土方,应依照工程量、施工方案和工期规定,配备挖土机(或推土机),土方外运应配足自卸汽车、方锹、水泵、支撑物资。

2.4.2 人工土方:水泵、水管、支撑物物资、土箕、铁耙、锄头、扁担、方锹等。

2.4.3 夜间施工必要配足灯具。

2.5现场施工作业条件2.5.1 各部尺寸明确,涉及定位、标高及基本断面,地质状况清晰,资料齐全。

2.5.2 大开挖依照地质资料与否须做好井点降水工作。

2.5.3 现场作业范畴内障碍物(树木绿化、建筑、地面上下管线等物)须解决完毕。

2.5.4 建筑物轴线和位置已经通过规划验收签好。

2.5.5 挖土施工方案已经审定(土方平衡弃土地点、运送方式、堆土位置、排水方式、放坡系数及支撑方式等)。

2.5.6 做好建筑物控制点和控制轴线及其保护工作,基本开挖土方前灰线须完毕。

3.技术规定3.1土方开挖技术规定3.1.1 开挖按规定尺寸合理拟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持续进行施工。

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

3.1.2 当开挖土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或边坡较陡、基坑较深、地质条件不好时,应采用加固办法。

3.1.3 基坑普通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开挖原则。

3.1.4 开挖适应尽量防止对基土扰动。

3.1.5 在地下水位如下挖土,应采用降水办法。

3.1.6 挖土深度按比设计规定深度提高100-200㎜,余下未挖某些用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

3.1.7 挖方表面无明显凸凹,坡度基本达到设计坡度,且没有超挖后,告知有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当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规定期及时告知有关单位进行解决。

3.1.8 构建面不得具有直径不不大于20mm石块、树根等有害物质;清除有害物质后小坑穴应回填合格土料并夯压密实。

3.1.9 如构建坡面采用不不大于12t压路机碾压后,其轮迹深度不得不不大于5mm。

碾压机械无法到达某些坡面,应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夯实,保证坡面坚实、平整、无松土。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拟定开挖方案→场地清理→测量定位放线→分段分层平均开挖→修边、清底4.2工艺流程4.2.1 拟定开挖方案依照工程现场实际状况及设计规定拟定并编制土方开挖方案。

4.2.2场地清理开挖前树木绿化、建筑、地面上下管线等物应进行清理干净,对于地面下管线应在开挖前与有关单位进行确认,并在开挖工程中密切注意。

4.2.3测量定位放线场地清理完毕后,按测量方案进行开挖定位放线,定位放线完毕后经有关单位复核确认后再进行开挖作业。

4.2.4开挖作业严格按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开挖作业。

4.2.5修边、清底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

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操作办法。

挖土深度按比设计规定深度提高100-200㎜,余下未挖某些用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

4.3施工工艺4.3.1 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

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操作办法。

4.3.2 机械挖土过程中,土建要配备足够人员。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土方地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4.3.3 运土车辆停于挖机侧面便于装土,装土至车辆额定载重后即外运运。

4.3.4 开挖基坑(槽)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应留足回填需用好土;多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4.4.5 挖掘机履带距坑边应不于1.3米,并不得停留在较陡自然坡度土壤上。

4.3.6 当有地下水时,土方开挖必要在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标高0.5米如下进行。

4.3.7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顺序、办法必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禁止超挖原则进行。

机械挖土至设计底标高+200mm时,按每15m2打一标高竹片,然后由人工挖至设计底标高。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解决办法应获得设计单位批准,不得擅自解决。

4.3.8 土方挖至一定限度后,就在基坑内组织人员用竹笆,防滑木条,Φ48mm 钢管搭设下人坡道,坡度为1:2。

4.3.9 基坑土方挖好后,组织人员将基坑四周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围护,高度1.2m;用密目立网封牢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4.3.10 基坑周边挖方按1:2规定放坡,挖机边挖土边配合人工修整坡度,将边坡土拍实修平。

4.3.11基坑周边地表水,采用人工挖排水沟,明沟排水,沉淀池后排入下水道。

当采用办法减少地下水位时,应注意观测周边环境变化,并做好观测记录。

4.3.12 土方开挖机械施工禁止撞击桩体。

4.3.13 推土机:开挖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程。

铲土时应依照土质状况,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毕,以便缩短低速运营时间,然后直接推运到预定地点。

几台推土机同步作业,先后距离应不不大于8m。

正铲挖掘机:挖土特点是“迈进向上。

强制切土”。

依照开挖路线与运送汽车相对位臵不同,普通有如下两种开挖办法:(1)正向开挖,侧向装土:正铲向迈进方向挖土,汽车位于正铲侧向装车,用于开挖工作面较大,深度不大边坡、基坑(槽)、沟渠和路堑等为最惯用开挖办法;(2)正向开挖,后方装土:正铲向迈进方向挖土,汽车停在正铲背面,用于开挖工作面较小,且较深基坑、基槽、管沟和路堑等。

4.3.14反铲挖掘机: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依照开挖路线与运送汽车相对位臵不同,普通有如下几种开挖办法:(1)沟端开挖法: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步往沟一侧弃土或装汽车运走。

适于一次成沟后退挖土,挖出土方随后运走时采用,或就地取土填筑路基或修筑堤坝等。

(2)沟侧开挖法:反铲停于沟侧沿沟边开挖,汽车停在机旁装土或往沟一侧卸土。

用于横挖土体和需将土方甩到离沟边较远距离时使用。

(3)多层接力开挖法:用两台或多台挖土机设在不同作业高度上同步挖土,边挖土,边将土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连挖土带装土;上部可用大型反铲,中、下层用大型或小型反铲,进行挖土和装土,均衡持续作业。

普通两层挖土可挖深10m,三层可挖深15m左右。

适于开挖土质较好、深10m以上大型基坑、沟槽和渠道。

(4)沟角开挖法:反铲位于沟前端边角上,随着沟槽掘进,机身沿着沟边往后作“之”字形移动。

适于开挖土质较硬,宽度较小沟槽(坑)。

4.3.15 装载机:与推土机基本类似,在土方工程中,也有铲装、转运、卸料、返回等四个过程,操作要点同上。

4.3.16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禁止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

深基坑每挖1m左右即应检查通直修边,随时修正偏差。

在挖方边坡上如发既有危岩、孤岩、古滑波等土体或导致岩(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用相应办法,以防止岩(土)体崩塌与下滑。

4.3.17 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详细理解地质资料,从挖土方向和手段制定方案,防止滑坡发生。

4.3.18 在软土地区设桩密集场地内开挖深基坑时,邻近四周不得有振动作用。

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并应注意基坑土体稳定,加强土体变形监测,防止由于挖土过快或边坡过徒使基坑中卸载过速、土体失稳等因素而引起桩身上浮、倾斜、位移、断裂等事故。

5.质量控制及检查5.1质量控制5.1.1 测量控制:所有测量桩、红线定位标记一经核算后,项目部就贯彻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保证红线标记精确性,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规范及方案规定对开挖标高、边坡坡度等进行检查。

5.1.2 开挖方顺序及开挖办法应严格按照有关方案进行,开挖使用设备机械必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程进行。

开挖边坡坡度必要符合设计规定、现行施工规范规定以及施工技术办法规定。

5.1.3 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距离宜≤3m,以防基底超挖。

5.1.4 基坑周边应设排水沟,坑槽内应设立合理排水办法。

5.1.5在地下水位如下挖土,必要有办法、有方案。

地质资料反映有细砂粉土、中粗砂层工程项目,必要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办法。

5.1.6 成品保护(1)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2)基坑(槽)、管沟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办法,避免塌陷。

(3)如基坑(槽)或管沟开挖后未能及时修筑基本或安装管道,基底土应视土质条件预留100~200㎜厚度,施工之前再予以挖除。

(4)挖土需要支护构造,在基本施工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5.1.7 做好有关质量记录土方开挖作业重要质量记录如下:(1)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2)建筑物座标定位测量记录;(3)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4)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引测设立登记表(5)地基验坑(槽)登记表(6)施工记录(7)土方开挖检查批质量验收记录(8)基坑位移观测数据报表5.2质量检查5.1.1 质量原则主控项目注:地(路)面基层偏差只合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基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