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620303所属分院:经贸外国语学院专业负责人:陈长英时间:2013年4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职)专业代码:6203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面向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品质和创新精神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国贸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外贸、内贸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外贸业务、单证制作、外贸跟单、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学制1.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2.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1.工作岗位(1)外贸业务员;(2)外贸跟单员;(3)商务单证员;(4)报关员;(5)报检员;(6)国际货运代理员。
2.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1)知识结构①文化基础知识:了解语文、思想道德、法律、计算机、军事等文化知识。
②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贸易术语、外贸业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法规、贸易合同等基础知识。
③专业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单证、外贸跟单、外贸业务、报关、报检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①能熟悉商品特性,做好各项进出口准备工作;②能进行国际商务函电的写作;③能进行进出口商务事项的磋商和谈判;④能科学合理地签订进出口合同;⑤能进行托运、报检、报关、保险、接货等操作;⑥能有效地组织进出口合同的履约;⑦能有效地管理进出口业务;⑧能进行样品跟单、原材料跟单、生产进度跟单、包装跟单和质量跟单等外贸跟单操作;⑨能进行进出口收汇核销和出口退税操作;⑩能进行进出口善后操作。
(3)素质结构①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②文化素质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外贸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各类突发问题。
④业务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凝聚力,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3.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1)毕业生应取得1-2本职业资格证书,具体证书列表如下:(2)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鼓励学生考取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3)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
四、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五、课程体系设置2.集中实践课是指纯实践课。
3.横向排列的课程按先修后续关系排列。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七、教学进程表注: 1.集中实践课指以周为单位的纯实践课1周计28学时;2.带“*”为核心课程,带“W”为以周记的学时;带“▲”为考试学期;()内为课外学时;3. 大学军事理论课开设学期由军体部统一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学期由心理健康教研室统一安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开设学期由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
4.艺术类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未列入进程表,由学院统一开设。
八、教学时数分配比例九、课外教育项目十、核心课程简介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应用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外贸基本流程及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来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操作。
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与一般做法,重点是国际贸易术语、商品的价格、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交易磋商与合同的订立、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紧密结合外贸企业的实际岗位采取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融“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2.国际商务函电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对外贸易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专业英语术语在外贸业务各个环节写作电子信函与国外客户沟通交流,商讨业务中的各类问题。
通过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函电知识应用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对外贸易业务的书信、电子邮件的阅读与写作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用书信、传真对外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如何用书面形式进行催证、审证、改证以及对装运、包装等条款的谈判等。
教学方法建议:结合实际业务资料和国际贸易教学软件,采用“任务驱动”、模拟操作等教学方法,系统训练学生的函电写作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与内在规律,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心理、种类、组织和风格、礼仪,为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的策划、纠纷处理、谈判技巧的运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谈判程序与谈判结构、谈判准备、谈判中的利益分配、谈判者的性格与谈判模式、国际商务谈判实践等国际商务谈判的理论和技巧,同时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知识。
教学方法建议: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模拟、模拟操作以及实战演练等方法,把教学内容按整个谈判过程分设成多个模拟的学习情景进行情境教学。
4.外贸业务操作课程目标:让学生系统掌握出口准备、报价、还价、签约、结算、备货生产、货物出运、制单结汇、业务善后等出口业务操作,以及进口准备、磋商、签约、开证、运输、保险、付款、接货、报检、报关、善后等进口业务操作,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外贸业务操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外贸业务流程与外贸业务员岗位、出口业务操作、进口业务操作、外贸业务管理,重点在于出口业务操作和进口业务操作等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和“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对外贸业务操作进行启发式教学。
十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简介1.外贸单证实训(1周)(1)实训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外贸业务资料编制相应的外贸单证,以及审核和整理外贸单证。
(2)实训内容:学生根据外贸业务资料编制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单、报检单、原产地证书等外贸单证。
(3)考核方式:根据实训报告和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4)实训地点:校内实训室。
2.外贸模拟实训(1周)(1)实训目标:熟悉进出口的外贸流程,掌握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的操作,能进行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和管理。
(2)实训内容:依据进出口业务流程,逐步完成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进出口贸易操作。
(3)考核方式:根据实训报告、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训态度进行成绩评定。
(4)实训地点:校内实训室。
3.顶岗实习(34周)(1)实训目标: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巩固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岗位上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就业。
(2)实训内容:在外贸企业或相关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了解行业和企业状况,掌握工作流程和实际操作。
(3)考核方式:根据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和实习态度等由指导教师和企业综合评定成绩。
(4)实训地点:校外。
4.毕业设计(8周)(1)实训目标: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技能。
(2)实训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所在单位和工作岗位实际,选择一个具有现实价值的课题进行设计,如提出对工作的优化或改进方案。
(3)考核方式:根据毕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答辩进行成绩评定。
其中指导教师评分占5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成绩占30%。
(4)实训地点:校内外实训基地。
附件:产业背景分析附件:产业背景分析一、浙江外贸行业发展形势根据浙江省外贸数据显示,2012年1-12月份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亿美元,同比下降%。
出口商品方面,灯具和文化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服装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现下降。
从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看,浙江外贸出口比重不减反增,增至1.23%,对东盟、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突出表现在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两个地区,分别增长23.4%和150.3%,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宁波、杭州和绍兴等浙江传统外贸大市表现低迷。
2013年1-2月,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亿元人民币(折合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长%,高于全国进出口总体增速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亿元人民币(折合亿美元),增长%,高于全国出口总体增速个百分点;进口亿元人民币(折合亿美元),下降%,同期全国进口总体增长5%。
1-2月,浙江省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在全国各省市中分列第5位、第3位和第6位,25年来进出口增速首次高于全国。
虽然浙江外贸取得开门红,但2013年的压力仍然很大。
一方面是欧美经济复苏的前景不明,外需不振仍是阻碍出口增长的最大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欧盟对中国商品接连采取了多项贸易保护措施,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贸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制造业加速向东盟等国家转移,也加大产品出口竞争压力。
当前浙江外贸发展重点:一是继续加强宁波-舟山港建设,进一步增强港航物流体系对外贸发展的辐射推进作用;二是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融合发展,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务形式对外贸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加强对国外贸易壁垒的监测预警,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各种贸易摩擦,争取合理的贸易利益;四是稳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欧等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
二、义乌外贸行业形势2012年9月开始,义乌市开始实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改变了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贸公司代理的历史,加强了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源头管理,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通得快”的目标,对推动义乌小商品出口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效果。
来自浙江省义乌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以来,外贸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义乌海关实际监管集装箱万标箱,同比增长29%。
从浙江省来看,义乌市自营出口总额增速列各县(市、区)第一,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新登记设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企业116家,对浙江省外贸出口增长贡献度达到%。
据义乌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约为亿元。
目前义乌市工业园区、金融商务区、总部经济、内陆口岸四大平台建设正在不断推进,同时引进省外“浙商回归”项目18个,全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8个,新设外商投资合伙企业880户,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1家,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