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概念: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
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
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原因:
血栓: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
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
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等均可引起。
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
(1)血栓形成早期血栓松脆,加上纤溶系统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
(2)心脏病
(3)妊娠和分娩
(4)其他
症状和体征
呼吸困难及气短。
为肺栓塞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症病人有阵发性过度换气、活动时气短:严重者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恐怖感,呼吸频率增快,达40~50次/分。
胸痛。
常为患侧胸部钝痛。
可表现为类似胸膜炎性的胸痛,随呼吸运动而加重。
也可发生心肌梗塞样的疼痛,部位在胸骨前,向肩和颈部放射,其疼痛程度难以忍受。
头晕、昏厥。
提示有大是肺栓塞存在,发作时伴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咳嗽。
为干咳,无痰。
咯血。
当有肺梗死或充血性肺不张存在时,可出现咯血,均为小量咯血,大咯血极少见。
休克。
约10%患者可发生休克,发生休克的均为巨大栓塞,常伴有肺动脉的反射性痉挛,可致心输出量急骤下降,血压下降,患者常常有大汗淋漓、焦虑等,严重者可猝死。
体征:常见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口唇、指端、末梢发绀,肢体皮肤呈花斑色,肺部局限性湿罗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以及血心动过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血管性杂音等。
基础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
协助病人饮水、进食以及大小便等基本生活需要。
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干净、舒适,每2h协助病人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并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饮食、心理护理:给予低盐、低钠、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少食速溶性易发酸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本病发病急,持续胸闷、胸痛、低氧血症给患者带来频死感,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对预后感到失望。
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运用语言技巧进行疏导、安慰、解释、鼓励,并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忙而不乱的工作作风取得患者的信任。
同时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高危人群:急性腹部或胸部的大型手术后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的患者:长期操作电脑者和预期要长时间坐飞机、汽车或火车者(时间超过6个小时):长
期卧床或需要制动人群:孕产妇:40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此外,还包括恶心肿瘤、心梗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口服避孕药妇女、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血液病患者、先天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
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和恢复肺组织再灌注,逆转右心衰竭,改善肺毛细血管容量及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溶栓主要用于2周内的新鲜血栓栓塞,愈早愈好。
指征是:1)大块肺栓塞;2)肺栓塞伴休克;3)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
药物:尿激酶
抗凝治疗可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使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存在的血栓,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华法令。
持续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同时观察病人紫绀、胸闷、憋气、胸部疼痛有无改善,有无咳嗽及尿量等情况。
病情平稳后每2h记录一次。
及时准确记录24出入量,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抗生素类引起各种反应、溶栓药引起出血现象、血管扩张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