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32岁,本科学历,刑警支队技术大队干警,五官端正,体态适中。
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病史。
求助者主诉:焦躁心烦,入睡难、乏力、工作效率差,自我贬低,人际关系变差。
求助者自述:医生你好,今天我来是因为我有些烦心事。
好几个月了,一直觉着很烦躁。
就是因为一个案子。
怎么说呢,大约是四个月前,一个特大纵火杀人案,当时根据各种线索来看,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都不明确,但是案子影响很大啊,上级限期破案,大家压力都比较大。
好不容易找出的数名嫌疑人只能靠测谎技术去确定或者排除,然后寻找线索。
而我是我们支队惟一的心理测试员,我一个人连续地做测试,差点累倒了。
十几天后,真正的罪犯落网了。
.局里为顺利侦破这个案子庆功,给有些人发了一些奖金,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荣誉,对不对?但是奖励名单里居然没有我?我和他们一样工作,凭什么没有我?而且我向来什么荣誉都落不下,怎么这次就得不到?所以最近三个多月心情特别差,感觉被大家抛弃、排挤,在单位时心情特苦闷,根本不愿意和同事说话,越来越离群了。
还觉得被周围的人看不起,连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工作时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经常丢三拉四的。
回到家也是,总想发火,抽烟抽得更凶了,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动不动就醒了,第二天就头疼,感觉身上没什么力气。
我现在心里特别痛苦,怕是生病就去医院检查,但医生说我的身体没有问题,就建议我做一下心理咨询。
咨询师观察和了解的情况: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得体,有礼貌,说话语速较快,语音略有颤抖,思维、逻辑有层次,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言辞之间多次使用“应该”这样的绝对化词汇。
整个人精神状态痛苦、烦躁,神色疲惫。
根据案例。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案例,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试述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3.为什么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有依赖和移情,你怎样区别它们?4.怎样把握诊断严重心理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汉族,28岁,已婚,身高170公分,生有1子,体态中等,面容很憔悴。
求助者自述:四个月前我生下了儿子雷雷,自从生完宝宝以后我的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重也一下子长了四十多斤,原来的衣服都不能穿了,生孩子前听人家说产后都可以瘦下来的,可是生完到现在都四个月了我的体重还是一点变化也没有,感觉自己胖了就变丑了,以后老公就不会爱我了,我可怎么办呀?工作能力也变差了,和客户谈工作也没有自信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着什么减肥的方法好,也不想吃东西。
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和同事还有爱人发脾气。
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前来求助。
咨询师的观察与了解:吴某衣着较整洁,心情紧张、说话时情绪容易激动,偶尔还流泪,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倦,痛苦。
吴某自幼在城市中长大,是独生女,性格开朗活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从小吴某就很懂事,学习一直很好,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大学,丈夫与自己是大学同学,相恋三年毕业后结婚,都在外企工作,吴某追求完美,个性好强。
产后体型的转变,这让她感到烦燥,紧张不安,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为此已影响到工作,求助者曾向母亲和好朋友诉说自己的痛苦,但仍不能解决问题,为此感到痛苦,希望咨询师帮助解决。
心理测验结果:SAS:65分,提示中度焦虑SDS:68分,提示中度抑郁。
SCL一90测试:焦虑3.5,抑郁3.1,显示有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其它2.8,显示睡眠和饮食有问题;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
2.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3.试述谈话法的种类。
4.怎样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一般资料:陈某,男,汉族,29岁,已婚,本科,某私企经理求助者自述:求助者出生在农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求助者便自然的成了这一家庭的核心。
母亲对其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父亲是小学教师,对求助者则非常严厉,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做好,所以求助者在母亲的溺爱下养成了任性,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做事完美的观念。
求助者六岁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在老师、同学与家长赞美声中顺利读完小学,并考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由于脱离了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管教,迷恋电子游戏,成绩很快下降,父亲知道后批评他是坏孩子,并一顿毒打,在其心中留下阴影,之后严格要求自己并顺利考入一所大学,由于学习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同时担任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考研,便放弃考研的机会,但很顺利的进入一家私营企业,由于求助者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力求完美,加上机遇好,工作成绩突出,两年后提为经营部经理。
在三个月前认识农村女孩刘某,并很快坠入爱河同居。
两月前结婚,蜜月后因求助者不会做家务,妻子说他懒散,不会体贴人,关心人,求助者认为妻子做事不够完美,拖拖拉拉抱怨,心烦,感到生活困难,无法与其生活,但是三个多月的感情真正付出不舍放弃,又担心分手后同事家人对他有非议,近期又因心烦工作中出现点差错,给老板带点损失,老板批评他工作不用心,求助者感到焦虑不安、心慌、心跳加快、出汗,觉得天快塌下来了,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入睡难,妻子说他神经病,前天夜间做梦,梦见老婆和他吵架,说要和他离婚,感心慌加剧,头晕眼花乏力,到医院检查结果为:窦新性心律98次/分,偶发性室性早博,其他各种检查均属正常,医师说他可能是心理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测量结果:EPQ:N65 E30 P40 131SAS:65SDS:40主诉:焦虑不安、心慌、沮丧,一个半月加重7天。
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英俊,清瘦,衣着整洁,烟味浓,神情紧张不安,咨询合作,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说到母亲与妻子时,面带微笑,说到与妻子吵架领导批评时,情绪激动不安,要抽烟。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2.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3.初学者容易出现的倾听错误有哪些?4.简述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一般资料:韩某,女,27岁,汉族,已婚未育。
本科学历,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求助者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近1个月。
求助者自述:2年前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l年,丈夫到C市某大型外企谋得了一份收入很高,且有很好地发展前途的工作。
虽然十分不情愿丈夫离开家,但为了丈夫的个人发展也只得同意。
两人约定,待丈夫在新公司稳定下来后,自己也到C市去发展。
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商务英语,为将来N;'l-地找工作做准备,并计划请年假到c市去看丈夫。
但所在公司业务繁忙,其学习计划很快就被打乱了,所负责的工作任务重,又十分繁琐,因此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向领导请年假。
4个月前,丈夫说公司明年会调他到另一个城市的分公司,职位会进一步提升,让自己安心地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等明年他到另一个分公司后两人再团聚,本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同丈夫团聚的韩某感觉很失望,开始对丈夫有所埋怨。
两人在电话中不时因小事发生争执,后来话题越来越少,没事时就很少通电话了。
感觉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感情变淡了。
一直在公司做行政工作,很受上司信任和赏识,工作得心应手,但觉得目前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前途,现在处于已婚未育状态,到外地很难找工作。
虽然丈夫的收入高,即使自己不工作,也完全不会影响生活水平,但认为一定得在经济上独立,否则会被丈夫轻视。
想趁年轻早点生孩子,可丈夫在外地,这个计划也一时难以实现。
近l个月,几乎每天加班,没时间学习,感觉很累,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很容易发火,晚上也睡不好觉。
希望咨询师能给予帮助。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来到咨询室,五官端正,体态匀称,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不太爱讲话。
述说时眉头紧锁,面部表情流露出烦躁、不安、疲倦,身体不放松,情绪不稳定。
思路清晰,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咨询合作,求助愿望明显。
心理测验结果:EPQ:标准分N:63、E:42,P:40,L:30显示求助者为偏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人格倾向;SAS:粗分42分,标准分52分,有轻度焦虑情绪;SDS:粗分34分,标准分42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
2.对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
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4.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案例一:1.分析案例,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答:(1)本案例的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头痛,身心俱疲;②工作时紧张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③心情烦躁,易激惹,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2)诊断依据如下:①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就医;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可以排除李某具有重性精神病。
②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即工作努力、付出很多,却没有被奖励引起的,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
该求助者的反应具有现实性但比较强烈,病程持续三个月,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可推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试述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答:初诊接待是心理咨询人员与求助者之间的第一次接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其注意事项如下:(1)避免紧张情绪刚刚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加之对求助者一无所知,初诊接待时难免有紧张隋绪产生。
紧张情绪可以扰乱思路和破坏工作程序,所以要切实避免。
为了能将紧张情绪降至最低点,在接诊之前,可按初诊接待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直到熟练自如为止。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见习时间。
(2)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每句话必须使求助者听清楚,必要时,可将提问或解释性语句重复一遍,直到求助者表示听清楚并完全理解为止。
谈话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的保密原则,要反复向求助者说明,承诺咨询人员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咨询人员不可为了获取求助者的信任而随意夸大它们的功能,心理咨询工作受范围限制,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
(5)咨询时的仪态不许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如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身体等等)。
接待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