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 2008-2009学年第 学期200 年级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14)(卷面100分,占总成绩考试日期:200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A 型题】1. “ Handle had been removed ”是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 )使用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霍乱的调查E.以上均是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 )E.以上均是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 100 分。
)A. 美国的弗明汉(Frami ngham )对心血管病的研究B. 英国的Doll 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C.D. 我国学者对流行病学的研究E. 以上都不对2.以下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C )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研究疾病的病因A.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某医师调查了 1000人的HBAg,其中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标为 DE.生存率6 .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 10.0 6.7 乳腺 30.0 20.0 子宫颈 25.0 16.7 其他 35.0 56.6 合计100.0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C正确A.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
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A. 无症状的健康人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 传染病患者E. 病原携带者5. A.发病率 B. 患病率 C.罹患率D.感染率B. 不正确, 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 不正确, 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 不正确, 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正确, 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7. A. 对的B.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D. 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E.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某一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发病水平时,称为:10. 在21个国家中,调查了 1950年至 1960年和1960年至1970年的心脏病死亡率,并分析了心脏病与该国家 1971 年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关系。
校正这些国家人口的年龄差别后, 表明口服避孕药越多的国家心脏病死亡率越高。
该研究可能是:11. 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然后各随机抽取 1/10 的人作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以下哪种抽样?(12. 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从全校 50个班中,随机抽取 5 个班,然后调查这些 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B ) A. 单纯随机 B. 系统抽样8.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 .观察到的病例数 B. 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 无症状的病例 D. 同期暴露人口数 E. 同期患病数9. A. 散发 B. 地方性 C. 爆发 D. 流行 E. 大流行B )A. 病例群研究B. 生态学研究C. 回顾性定群研究D. 定群研究E. 上述答案都不是B )A. 单纯随机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E. 机械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E. 机械抽样13. 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不正确的项为?( B )A. 早期发现病例B.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C. 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D.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E. 验证病因假说14. 对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编号,根据样本大小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 )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抽样E. 随意抽样15.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16.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C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7.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48.0/10 万 , 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 , 其相对危险度为 :A?B,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18.在对20~25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应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为 2/10万。
据此作出的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的推论是 :E 因为没有对应用者和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19-23题共用题干F 图为某年对日本人自杀死亡数的调查。
A.1.89B.22.6/10万 C.48.0D.0.0048E.无法计算A. 正确的B. 不正确C. 不正确D.不正确 E. 不正确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这两组可能有差异1 4】USfc「 男性" 2 2「旱均自凳亡皴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1IU-—SUHif ao^sfljbs0 = 0£1( laT 均a殺矶亡数女性019.如图所示,在性别分布上,日本人男性自杀死亡率大于女性:A.正确的B. 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自杀率C. 不正确, 因为只有分子没有分母D. 不正确, 因为不能确定自杀死亡率,E. 不正确,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20.在年龄分布上,自杀死亡者中,CA.50-59 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多B. 70 岁女性自杀身亡者最多C.10-19 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少D.年老人自杀身亡者比年轻人多E. 30-39 岁组自杀身亡者平均不超过5 人21. 在时间分布上,AA. 男性自杀大多在春季B.女性自杀大多在春季C.自杀者在春季较多D.年老人自杀身亡者大多在春季E.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22.在以下的影响因素中,你认为哪一个因素对自杀影响最小:A.婚姻B. 文化教育C.职业D.年龄E. 地理因素23.为了防止自杀死亡的发生,比较有效地措施是:A. 健康宣传教育B.早期治疗疾病C.职业道德教育D. 老有所养E. 心理干预24-28题共用题干为确认砷暴露人群的皮肤症状与砷暴露量的关系,选择饮水型砷暴露病区村民及对照村村 民,进行了饮水砷含量测定及问诊和皮肤病诊查。
表1调查对象的特征Tab.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in the p resent study项目 砷暴露村(n=125)对照村(n=48)平均年龄(SD) 38.3 (17.3) 42.5 (10.9) 男性人数(%) 71 (56.8 ) 26 (54.2 ) 平均砷暴露浓度g g/l(SD) 151.1 (35.3)5.6 ( 5.5 ) * 水井使用的平均年限(SD)13.8 (6.7) 15.4 (7.5) 皮肤病患者人数(%)57 (45.6 )6 (12.5 ) ** P< 0.05 24. 从表1来看,两组人群有无可比性: AA.25.如表2所示,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病率为:表3.不同年龄组中调查对象的皮肤病患病情况A. 44.0%B. 71.4%C. 45.6%B . 无可比性, 因为平均砷暴露浓度有差异 C. 无可比性, 因为皮肤病患者人数不同 D. 无可比性, 因为两组的调查人数不同 E .无可比性, 因为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D. 53.8%E. 80.0%26.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为: A. 70%以上的病人年龄分布在 40岁以上 B. 40-49岁组患病率最高 C. 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D. 0-9岁年龄组患病率比10-19岁年龄组患病率低E. 无年龄分布的特征bb a调整年龄、性别A.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因素后,皮肤病的患病率随着砷暴露水平的增高有下降的趋势B.在调整性别、年龄和砷暴露水平后,与饮水时间低于长的分组中,皮肤病的患病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C.饮水砷大于150卩g/l 浓度组与51-150卩g/l 浓度组比较,比值比是 10.21D. 饮水时间大于15年组的P 值是0.788E. 皮肤病与饮水砷无关联表3.不同砷暴露水平和饮水时间与调查对象皮肤患病率的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 27.如表3所示,下列那一项结果是正确的: B5年组相比,无论是高于 5年或更28.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在砷对皮肤损害的效应中:AA. 饮水砷暴露浓度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B. 饮水年限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C. 年龄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D. 其他未列入的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E. 遗传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29-33 题共用题干20 世纪60 年代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Hernberg 和Tolonen 教授为了确定二硫化碳长期低剂量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了5年前瞻性队列研究。
29. 在确定研究因素中你认为妥当的是:EA. 在有CS2 暴露的车间工作至少5 年以上B. 有CS2 暴露,在不引起慢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 5 年以上C. 有CS2 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1年D. 在有CS2暴露得车间工作至少10年以上E. 有CS2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 5 年以上30. 选择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妥当的是:AA.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5年CS2暴露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 年龄相差不超过3 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 名男性工人。
B.暴露组:某粘纤厂有CS2暴露史的所有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工人。
C.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男性工人。
D. 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10年工作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 名男性工人。
E.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343 名);对照组: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选择的343名工人。
31.此研究的结局变量的指标应来自于:CA. 家族史B. 职业史C. 现病史D.服药史 E. 居住地32.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 RR 与AR 比较见下表,根据资料分析结果为: D表1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心机梗死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E.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不能计算33.此调查正确的结论为:B A. CS 2所致冠心病不能定论B. 长期低剂量CS 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存在因果关系C. CS 2所致冠心病,以致死性心肌梗死为主4.69,表2.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 RR 与 AR 比较A.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B.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2.74,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 C.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 D.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D.长期低剂量CS2 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E.长期低剂量CS2 暴露不造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4.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B )A. 麻疹B. 鼠疫C. 艾滋病D. SARS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5. 自然疫源性是指(C )A.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他人B.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他动物C.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D.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E.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36. 下列哪些疾病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D )A. 霍乱B. 白喉C. 脊髓灰质炎D. 流行性感冒E. 伤寒37.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A. 病人、污染物、易感者B. 微生物、媒介及宿主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 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E. 病原体、易感机体38.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B )A. 传染期B. 潜伏期C. 临床症状期D. 恢复期E. 病原携带期39. 某地50 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9 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2.0 56 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B)A. 接触传播B. 经水传播C. 经食物传播D. 经土壤传播E. 垂直传播4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D )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的迁入C. 免疫人口的死亡D. 传染病流行E.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41. 2004 年8 月28 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