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厚板轧制试卷

中厚板轧制试卷

第二章习题一、填空1.中厚板轧机有、、和万能式等四种型式。

二辊可逆式三辊劳特式四辊可逆式2.中厚板轧机一般采用来命名。

工作辊的辊身长度3.四辊可逆式轧机由一对小直径和一对大直径组成。

工作辊支承辊4.万能式轧机是在在四辊(或二辊)可逆轧机的一侧或两侧带有的轧机。

立辊5.中厚板轧机的布置型式有、、三种形式。

单机座、双机座、半连续式或连续式、6.中厚板轧机常采用的布置形式是。

双机座7.双机座布置是把粗轧和两个阶段的任务分到两个机座上完成。

精轧8.中厚板加热炉的型式主要有、、三种。

连续式加热炉室状式加热炉均热炉9.用于板坯加热的连续式加热炉主要是和两种型式。

推钢式步进式10.三段式加热炉,三段指的是预热段、加热段和__________。

均热段11.中厚板的轧制分为、、三个阶段。

除鳞粗轧精轧12.中厚板精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质量13.中厚板的展宽方法有、、和角轧-纵轧法四种。

全纵轧法、全横轧法、横轧-纵轧法、14.平面形状控制是指钢板的控制。

矩形化15.厚板的轧制分为、和三个阶段。

整形轧制展宽轧制精轧16.展宽比是指展宽轧制后的与之比。

板宽轧前板宽17.轧制比是指伸长轧制后的与之比。

钢板长度轧前板坯长度18.中厚板的冷却方式有和两种。

自然冷却、控制冷却(工艺冷却)19.中厚板矫直机一般为式矫直机。

辊20.中厚板划线的目的是。

将毛边钢板剪切或切割成合格的最大矩形。

21.划线的方法有、和等多种方法。

人工划线小车划线光标投射22.中厚板剪切机的任务是、切尾、、剖分、及取样。

切头切边定尺剪切23.中厚板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作业有常化、淬火、、四种。

回火退火24.中厚板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作业有、、回火、退火四种。

常化淬火25.速度制度是指变化的曲线图。

轧辊转速随时间26.可逆式轧机有和两种速度制度。

梯形、三角形27.当轧件较长时一般采用速度制度。

梯形28.当轧件较短时一般采用速度制度。

三角形29.轧件在每道中的轧制时间由、、匀速轧制时间、组成。

道次间隙时间、升速轧制时间、、减速轧制时间30.控制轧制分为奥氏体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和______控制轧制。

两相区二、判断题(√)1.四辊轧机辊系刚度比二辊可逆式轧机大。

(×)2.四辊中厚板轧机支撑辊的辊身长度比工作辊的辊身长度大。

(×)3.中厚板原料的厚度尺寸在保证钢板压缩比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大。

(√)4.中厚板原料的宽度尺寸应尽量大,使横轧操作容易。

(×)5.中厚板轧制时压下量分配一般是均等的。

(×)6.控制轧制只要求控制终轧温度。

(√)7.控制轧制能省去热处理工序,从而降低成本。

(√)8.步进式加热炉的优点之一就是钢坯表面不会产生划伤。

(√)9.用高压水的强烈冲击作用去除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的过程称为除磷。

(×)10.中厚板矫直机一般为压力矫直机。

(√)11.压下规程是轧制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12.当轧件较长时,采用三角形的速度制度。

(√)13.平面形状控制就是钢板的矩形化控制。

三、简答题1.二辊可逆式轧机有何优缺点?适合什么场合?答:优点:低速咬钢高速轧钢,具有咬入角大、压下量大、产量高。

原料的适应性强,既可以轧制大钢锭也可以轧制板坯。

缺点:二辊轧机的辊系刚度较差,钢板厚度公差大。

适用范围:一般只适于生产厚规格的钢板,而更多的是用作双机布置中的粗轧机座。

2.四辊可逆式轧机有何优点?答:生产灵活,轧机辊系的刚度大,产品精度高。

工作辊直径小,轧制压力降低,压下量大、产量高。

3.中厚板原料尺寸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1)原料的厚度尺寸在保证钢板压缩比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小。

(2)原料的宽度尺寸应尽量大,使横轧操作容易。

(3)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的最大允许长度。

4.中厚板的轧制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分为三个阶段:(1)除鳞:将氧化铁皮去除干净,以免压入钢板表面形成表面缺陷。

(2)粗轧:将板坯展宽到所需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

(3)精轧:主要任务是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板形、表面质量、性能控制。

5.什么叫综合轧制法,有何优点?答:首先纵轧1~2道次,平整板坯(成形轧制),再将板坯转90°进行横轧,将板坯宽度延伸至钢板所需宽度,然后再转90°进行纵轧。

优点:板坯宽度不受钢板宽度的限制,比较灵活;轧件在横向有一定的延伸,改善了钢板的横向性能。

6.什么叫角轧—纵轧法(角轧法)?答:将轧件纵轴(长边)与轧辊轴线成一定角度送入轧辊进行轧制的方法。

7.什么叫全纵轧法?什么情况下采用?答: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钢锭或钢坯)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

适用范围:当原料的宽度稍大于或等于成品钢板的宽度时采用。

8.什么叫全横轧法?什么情况下采用?答;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

适用范围:用于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

9.叙述MAS轧制法的控制原理。

答:通过对轧制结束时钢板平面形状的定量预报来预防不良形状的出现,得到接近于矩形的平面形状。

10.分析当预报钢板的边部形状为凸形时,如何采用MAS轧制法进行平面形状控制?答:在整形轧制最后一道次的厚度调整中,要使板坯中心部分薄一些(展宽中心延伸小),11.分析当预报钢板的边部形状为凹形时,如何采用MAS轧制法进行平面形状控制?答:当预报的边部形状为凹形时,在整形轧制最后一道次的厚度调整中,要使板坯中心部分厚一些。

12.分析当预报钢板的头部形状为凸形时,如何采用MAS轧制法进行平面形状控制?答:在展宽轧制最后一道次的厚度调整中,要使板坯中心部分薄一些。

13.分析当预报钢板的头部形状为凹形时,如何采用MAS轧制法进行平面形状控制?答:当预报的头部形状为凹形时,在展宽轧制最后一道次的厚度调整中,要使板坯中心部分厚一些。

14.叙述差厚展宽轧制法的控制原理?答:在展宽轧制中平面形状出现桶形,端部宽度比中部要窄,为得到矩形,在展宽的最后两道使上辊倾斜一个角度,左侧与右侧压下螺丝分开控制,在端部多压下一些,让它多展宽一些。

15.为什么要规定中厚板的矫直温度?答:钢板温度过高,在冷床上又会产生新的瓢曲和波浪形。

钢板温度过低,钢的屈服强度上升,矫直效果不好,并且矫直后钢板的残余应力高,降低了钢板的性能。

16.根据奥氏体再结晶的不同控制轧制工艺有哪几种类型?答:有三种类型:(1)奥氏体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又称Ⅰ型控制轧制)(2)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又称Ⅱ型控轧)(3)两相区的控制轧制(也称Ⅲ型控制轧制)17.分析奥氏体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控制机理。

答:控制机理:它是通过奥氏体晶粒的形变、再结晶的反复进行使奥氏体再结晶晶粒细化,相变后能得到均匀的较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

18.分析两相区的控制轧制的控制机理。

答:轧材在两相区中变形时形成了拉长的未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和加工硬化的铁素体晶粒,相变后就形成了由未再结晶奥氏体晶粒转变生成的软的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和经变形的硬的铁素体晶粒的混合组织,从而使材料的性能发生了变化:强度和低温韧性提高、材料的各向异性加大、常温冲击韧性降低。

19.分析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控制机理。

答:轧后的奥氏体晶粒不发生再结晶,变形使晶粒沿轧制方向拉长,晶粒内产生大量滑移带和位错,增大了有效晶界面积。

相变时,铁素体晶核不仅在奥氏体晶粒边界上、而且也在晶内变形带上形成(这是Ⅱ型控制轧制最重要的特点),从而获得更细小的铁素体晶粒,使热轧钢板的综合机械性能、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的提高。

20.钢板产生瓢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答:产生原因:钢板在冷却过程中,上下表面冷却不均匀造成收缩不一致而产生。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控制上下喷水量,使钢板表面冷却均匀,减少上下表面温度差。

21.钢板产生组织缺陷的原因有哪些?产生原因:在终轧温度较高又采用慢速冷却时,易产生粗大的晶粒和混晶组织(粗细相混)。

冷却速度过快时又产生魏氏组织或表面产生马氏体等急冷组织。

22.划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对用扁钢锭轧制的钢板,一定要合理地划出头部缩孔部位的长度,以便切尽。

一般要求划在帽沿线下50mm处。

2)对有缺陷的部位、厚度不合格部位,要尽量让开,不得划入成品尺寸范围。

3)正常情况下,两侧边的划线宽度应基本一致。

4)要考虑温度的收缩量。

5)划线应依钢板形状而调整,力求获得最高成材率。

23.分析各种浪形板产生的原因?如何处理?答:产生原因:辊缝凸度太小,(辊型凸度太大)时。

最后几道压下量控制不当,常出现中间浪形。

辊缝凸度太大(辊型凸度太大小),最后几道次压下量控制不当,常出现两侧波浪形。

辊缝调整不当,送钢不正,两侧钢板延伸不均匀时,常出现一侧浪形。

有时钢坯加热不均匀也可能产生浪形。

处理:可根据产生的原因调整压下量和辊缝,严重的浪形板只有切除或全部报废,轻微的浪形可通过矫直机矫平。

24.什么叫镰刀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钢板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称镰刀弯。

产生原因:辊型不正确,辊缝调整不当,或某侧轧辊轴承磨损严重,以及严重的温度不均匀,都可造成钢板的镰刀弯。

25.什么叫钢板的瓢曲?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钢板在纵横方向同时出现同一方向的板体翘曲呈瓢形。

产生原因:多为薄规格钢板或低合金、合金钢板。

在轧制时或冷却矫直过程中,因矫直工艺不合理,或操作不当,或钢板卡矫直机,浇水量过大也会引起钢板局部瓢曲。

26.什么叫控制轧制?答: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的状态和相变产物的组织状态,从而达到控制钢材组织性能的目的27..控制轧制有哪些优、缺点?(1)使钢材的强度和低温韧性提高;(2)节省能源,使生产工艺简化;(3)充分发挥微量合金元素的作用。

缺点:会增大轧机的负荷,影响轧机的产量。

28.什么叫控制冷却?答:控制冷却是利用轧后的余热,以一定的控制手段控制其冷却速度,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29.叙述控制冷却的控制机理。

答:细化相变前的奥氏体组织,阻止或延迟碳化物在冷却过程中过早析出,使其在铁素体中弥散析出,提高强度。

同时减小珠光体团的尺寸,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改善钢材包括塑性、韧性等在内的综合力学性能。

30.什么叫钢板的一次冷却?一次冷却的目的是什么?答:一次冷却是指从终轧开始到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或渗碳体开始转变的温度范围内的控制。

目的:控制变形奥氏体的组织状态,阻止晶粒长大或碳化物过早析出形成网状碳化物,固定由于变形引起的位错,增加变形奥氏体相变时的过冷度,为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或渗碳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做组织上的准备。

31.什么叫钢板的二次冷却?二次冷却的目的是什么?答:二次冷却是指由奥氏体向铁素体或渗碳体析出的相变阶段的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