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杏花天·清明》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杏花天·清明》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杏花天·清明》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杏花天·清明【南宋】史达祖软波拖碧蒲芽短。

画桥外、花晴柳暖。

今年自是清明晚。

便觉芳情较懒。

春衫瘦、东风翦翦。

过花坞、香吹醉面。

归来立马斜阳岸。

隔岸歌声一片。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上片前两句写景由近及远,词人以画桥为参照点,眼前足柔波碧绿,蒲芽尚短;远处则花儿盛开、柔柳披拂。

B.上片后两句词人由对眼前之景的描写过渡到主观感受陈述:想是因为今年清明节气较晚便,使觉花事嫌“懒”。

C.下片前两句写春风尚带寒意,马上的词人“春衫”单薄,感觉有些冷;但行经花坞时,被风中的花香熏醉。

D.下片后两句写远道“归来”的词人驻马河岸,望着夕阳西下的河对岸,烟柳画桥中,只听得笙歌一片。

E.本词描绘的足清明时节色彩明丽之景,但在这样的情境中,骑马“归来”的词人内心却充满落第的惆怅。

15.请具体分析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14.CE(C 项,春风显尚带寒意,但骑在马上的词人早就脱去了臃肿的冬衣,并未觉得冷,且上片有交代这是“晴”“暖”之时;E项,综合全词的“晴”“暖”.“醉”等可知,作者并未抒发落第的惆怅。

)l5.艺术手法:借代、拟人。

软波拖碧,“碧”本意指美玉,这里代指绿水,“拖”赋予碧波以人的情感,形象表现了绿波荡漾的情景。

通感。

“花晴柳暖”,晴暖以触觉写视觉。

多角度描写。

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写春景的可爱宜人。

寓情于景。

通过写春景的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每点1分)思想情感:春游之乐和对自然的热爱。

(2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①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②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