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课件
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 他词缀 “黑漆漆” “黑咕隆咚”,不能 加“很” • 状态形容词“火红”“笔直”本身已表示 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 “很”或重叠。但可作词的重复,表示强 调,属于修辞的反复格。“火红火红的”, 不算构形重叠。 • 句法结构中的固定式:“高高低低”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由两个反 义或近义的单音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
•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特别优秀” “很勇敢”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 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 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形 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加副词“很”, 因为重叠就表示程度很深了。 • 单音节重叠式:AA,AA的,AA(儿) 快快儿、早早、高高的 • 双音节重叠式:AABB,AABB的,AABB儿 干干 净净、快快乐乐的、痛痛快块儿 双音节A里AB式,限于少数贬义形容词 马虎-马里马虎 小气-小里小气 古怪-古里古怪
• 表示事物的存在。 “到处是庄稼 ” “教室前是一张讲桌” 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 的词语。全句是存现句。
能愿动词
•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 形容词语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 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可以、可能 表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敢、要 表必要:应当、必须、犯得着、要、应 表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趋向动词
•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 单音的双音的。
上 来 去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 向,作趋向补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
• 能愿动词在句子中常作状语 “我们[能够]努力工作” • 副词:总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用 于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 曾经、居然、重新、不断”
• 能愿动词有“V不V”式和“不V不”式 “愿意不愿意”“可以不可以”“凶手[不可 能不]是他” 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这样做,应该 不应该?”“非常愿意” 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 “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 “折腾了一会儿”“批评了一下”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 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观点鲜明~鲜明观点” 多数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 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 “美丽的景色” “老实交代” 通常要重叠或加助动词“地”才能作状语 “好好活”“静静地等着他” 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 “看清楚”
• 形容词不带宾语 有些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春风又绿江南岸” “端正态度”
形容词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 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 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 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的,草软绵绵的。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 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 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 1、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 大方、大、小、高、低、长、短、肥、瘦 (性质形容词) • 2、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 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 (状态形容词)
3、三类特殊动词
• 判断动词“是” “是”表示判断和肯定。 常居谓语中心的位置,后头不能有补语和 助词“了、着、过”,也没有动词重叠式, 可以有“V不V”并列提问式。 “你是不是李华”
“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
•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庖丁是墨家弟子”( A〈B)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A=B) A=B时主语、宾语两者可以互换位置 •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这个小 女孩是蓝眼睛” “这饼茶是乔木普洱” “明天,全国大部是晴天”
动词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 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 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 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 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 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
•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 动态“小鸟唱着歌” “我吃了饭了” “妈,我走了” “他去过北京” • 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 作的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 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看看、 打扫打扫、品品茶” AA式重叠后常加 “看”,表示“尝试”,使语气缓和。 “学学看” “听听看”
• 形式动词:指本身不具有实在意义而只能 用动名词或以动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 作宾语的动词。 • 这个问题马上就要进行研究。 • 对不正之风必须加以坚决的反对。
2、动词的语法特征
• 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 心(核心) “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 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 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 程度副词 “很讨厌他,很羡慕 他” • 能构成“V+V”式并带宾语表示疑问 “会不会跳舞 、写不写作业”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 存现动词: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 失的动词。 • 存现句: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 的句子。
• 听、说、读、写、学习、表扬(动作) • 爱、怕、恨、喜欢、羡慕(心理活动) • 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 死亡、消失(存现) • 是(判断) •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 • 来、上、下、进、出、上来、下去(趋向) • 进行、予以、加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