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指导
二、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 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 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要的场地..以.《窗外》 为题,写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 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 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东升旭日
潺 潺 小 溪
陡峭山峰
第三单元 写 作
学习描写景物
看美景草原风光
风天
吹苍
草苍
低 见 牛 羊
野 茫 茫
看美景:北国风光
千忽 树如 万一 树夜 梨春 花风 开来
看美景:泰山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看美景:西湖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天尺
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 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 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 们竟然已经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趴窗凝望, 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这些小花朵,一个个 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 ;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 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
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
凋谢的颜色。 形象、色彩
景物描写
多种修辞方法
描写景物,首先抓住景物的特征
五同是春天, 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 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 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 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 乐、忙碌等,
作文题目 提示: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
,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 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 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寒风不断从窗外吹来,把每个人的睡意吹灭了 ,把每个人的手冻红了。课堂上,老师发下一张张 空白白的试卷,我拿着笔缓缓写着,30分钟就这样 过去了,我把写完的试卷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觉 得没什么差错,放下试卷,眺望远方。蓦地,脑海 中不断浮起你的身影。远方是一座座山峰,远方的 远方还是一座座山峰,密密麻麻的山峰连续不断, 层层白雾绕
要赋景物以人的感情
5、融入作者真情实感
情与景要和谐统一 要充分展开联想
写作实践
一、对同学们来说, 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想, 你所在的 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最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 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 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是妈妈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绿 意与生机。不管我和你相距有多远,不管 我是否每天能看见你的脸庞,不管我每天 是否能握着你的手,我都会很想念你。人 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 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妈妈 我很爱你。
写作素材
素材一
每日的夜晚,向着窗外望去,心中所期望的星星依然不见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 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 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感觉写花的香味) 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 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 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基础上结 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夏天: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秋天: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正面 侧面
大小、形状
1、抓景物特点
色彩、数量
神韵、变化 时间顺序
1、定点写景
景 2、按一定的顺序
空间顺序
物
2、移步写景
描
写 3、运用修辞手法
的
方 法 4、加修饰语
看美景:庐山瀑布
看美景 :大漠
长大 河漠 落孤 日烟 圆直
知识讲解
所谓的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 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 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叙述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
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
春风和煦温暖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比喻、排比
密
亮
讨论细: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
学生交流发言: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春风图: 作者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 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动
静
俯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仰
远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
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
的?
引导学生总结: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四)观察有顺序
1、定点写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 方法叫定点写景法。 (1)、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 (2)、 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从来没有过自贱和自 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 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 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 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勇敢而坚 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窗外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是想念,时时在想,刻刻 在念。
母亲你可曾想过,我们相距多远吗?我们相距 不到十万八千里,可却又比十万八千里还要远。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
房》) (初春)
仲春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暮春
仲春
描写景物的方法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巧用修辞手 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景物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 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朗读品味《春》中描写春风春雨的段落。
触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
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嗅,觉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 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
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听跟觉视清觉风流水应和拟着人 。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 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 ”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 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写作对象可以是物 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抒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 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3:文章性质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 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 ,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讴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着,挡住了我的视线。 这么冷的天,我在温暖的教师里写作业,不怕
风吹,不受雨淋,而你,我挚爱的妈妈,你是不是 正拿着冰冷的锄头在开地?还是肩上挑这笨重的水 桶呢?粗糙的双手,黝黑的脸庞,在辛苦的劳动。 一阵寒风吹来,心更凉。有时有一种冲动,有一种 想法,想学愚公移山,把挡住我视线的大山全部全 部移开,这样下课时,或者能看到我们温暖的家。 或者还能看到你忙碌的身影。下课铃声把我拉回了 现实,怎么可能移得完那么多座大山,是我太傻, 还是太天真,不,都不是,是因为太想念,我挚爱 的妈妈,我想你,但愿你在远方要注意天气温差, 注意好身体,等我以后有了出息,我和你一起尽享 人世间美好,一起幸福渡过。
着我。”
色彩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
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藤萝花
的美丽和繁盛。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 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视、远望,可以写静 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 近
2、移步写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 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 来。
景物描写方法:多角度写景
(1)正面、侧面相结合
(2)实写、虚写相结合
(3)人的各种感觉相结合 【味、触、视、 听、嗅等】 (4)动静相结合 (5)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6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7 换视角,换情境
《三峡》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 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 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 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作文题目 审题关键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规定了观
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
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 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
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 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 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 娘。(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 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 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 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