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河口至茅坪场公路改建工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对职工、农民工因工伤亡事故及时,准确地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事故等级分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职责
1. 事故发生作业工区或班组
(1)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工区或班组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项目部安全环保部
及时赶到事故现场配合调查和处理并提出措施上报上级领导。
3.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
及时保护现场并报告、调查事故发生原因。
4. 项目部相关领导
及时到事故现场、报告、调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并做出处理意见上报。
5. 相关作业人员
报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事故报告程序及时限
(一)事故报告程序
1.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的要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项目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30分钟内向建设单位报,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 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二)事故报告时限
3. 快报报表报送超过规定时限,视为迟报。
月报表报送超过28天,应说明情况,无故超过24小时后,视为迟报。
因过失未填写报送有关重要项目的,视为漏报。
故意不属实上报有关重要内容的,经查证属实的,视为谎报。
故意隐瞒已发生的事故,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视为瞒报。
存在以上行为的,视情节在行业内给予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信息报告的有关要求
1. 初报
项目部要在核实清楚突发事件基本要素(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等)后,立即按规定报告。
初报要简化审批环节,原则上由分管安全领导审批后即可上报。
信息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清楚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事件级别。
对于事件紧急、性质严重,且短时间内难以核实清楚情况的突发事件,可采取“先电话口头报告,随后半小时内再书面报告”和“边报告、边了解情况、适时报告”的方式上报。
2. 续报
报告事件的续报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事件类别、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存在的隐患、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或考虑等。
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采取时报、半日报、日报等方式进行续报。
3. 终报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项目部和工区、班组应及时总结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发生、研判、发展和处置的整个过程情况,形成终报上报。
五、事故报告内容
1. 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项目的简要概述。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和当前状态
(4)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
(6)对事态发展的初步评估(如果有)。
(7)报告人(或单位)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
(8)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 事故补报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六、事故报告的方式与途径
1. 电话。
2. 短信。
3. 电子邮件、传真。
4. 报表和文字材料。
5. 必要的照片、视频等有助于了解现场情况的视听资料。
七、责任追究及处理
1.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对因迟报、谎报、漏报、瞒报,给突发事件处置造成不利影响的,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有关人员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并调查事故情况,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预防事故措施。
3. 项目部应当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查处事故责任人,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整改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八、记录
附表1 工程安全事故电话记录
附表2 工程安全事故报告
附表3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结果
二0一四年三月一日
附表1 工程安全事故电话记录
项目名称:编号:施工单位:合同段:来电时间:年月日时分
附表2 工程安全事故报告
项目名称:编号:施工单位:合同段:
注:应附事故项目基本情况及单位名称、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号及发证机构、“三类人员”的姓名及岗位证书情况等相关资料。
附表3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结果
项目名称:编号:施工单位:合同段: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9 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
整改措施及要求:
处理
单位 处理
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