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


染色方法
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 方法: 1.滴加瑞氏-姬姆萨A液(约0.5ml~0.8ml)于涂片上,
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1分钟。 2.再将瑞氏-姬姆萨B液滴加于A液上面(滴加之量为A液的
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 使两液充分混匀,染色(3~10)分钟。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 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及各种 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
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 色,根据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差异将白 细胞区别并进行计数。
通常分类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 胞所占的百分率。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用品:
血涂片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
瑞氏(Wright)染色法: 对胞浆染色效果好,特别是中性颗粒,对核 着色较差。
瑞氏-姬姆萨( Wright-Giemsa)复合染色法: 即以稀释吉姆萨液代替缓冲液。或先用瑞氏 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吉姆萨复染。
瑞氏染色法
原理
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 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 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 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
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等 已制备好的血涂片
分类计数方法
1.低倍镜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分布和染色情况 观察全片,包括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 2.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部位,用
油镜分类100-200个细胞 3.记录五种白细胞的细胞数
载玻片的清洁
要求: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新载玻片用1mol/L HCL浸泡24小时→用清水彻
底冲洗→ 烘干备用。 用过的玻片放入肥皂水或洗衣粉水中煮沸20分
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净,用清水反复 冲洗后烘干备用。
制作血涂片的标本
末梢血 EDTA-K2抗凝静脉血

操作
1.采血 2.推片
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片,在玻片近一端1 /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 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 45°角使 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 载玻片的另一端。 3.干燥
瑞氏染色法
试剂
1.瑞氏染液:
(1)瑞氏染料 0.1g
(2)甲醇
60ml
(3)中性甘油 2~3ml
2.PH6.8磷酸盐缓冲液
瑞氏染液
(1)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兰 的氧化物(天青)组成。
(2)甲醇: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可使瑞氏染料保持在 解离状态(M+ E-);同时甲醇具有强 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 细胞内蛋白质沉淀,形成颗粒状或网状结构, 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的表面积,提高对染料 的吸附作用,增加染色效果。
7.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水中一定时间, 也可用甲醇脱色。
8. 染色偏碱或染色偏酸,均应更换缓冲液再重染。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原理与瑞氏染色相同,但提高了 噻嗪染料的质量,加强了天青的作用,对细胞 核着色效果较好,但对中性颗粒着色较瑞氏染 色差。因此,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可取长 补短,使血细胞的颗粒及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 染色效果。
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
血涂片的制备
将推片向1的方向稍抽回,当血液充满推片的宽度后,以 一定均匀的速度向2的方向滑动。
一张良好的血涂片要求
厚薄适宜
头体尾明显
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
注意事项
1.载玻片应清洁、干燥、中性、无尘、无油脂,表面平而光 滑。新购置的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约1mol/L HCL浸泡24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备用。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血涂片
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 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实验目的:
掌握普通手工制备血涂片的方法 掌握瑞氏染料的特性和染色方法及瑞氏-吉 姆萨复合染色方法
血涂片的制备
实验器材: EDTA-K2抗凝血、推片、 载玻片(25mm*75mm,厚度为0.8~1.2mm)
(3)甘油:防止染色中染料过早挥发,并可使细胞 着色清晰。
染色方法
1.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片平放在染 色架上
2.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约 1分钟
3.滴加等量或加倍的缓冲液,用洗耳球吹,使之 与染液充分混匀,并染色5-10分钟
4.清水在玻片无血膜处冲去染液,待干后镜检
染色结果
偏酸
合适
偏碱
注意事项
2.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血膜会脱落。 3.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成反比;而与
细胞数量成正比。 4.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料,应用流水冲去,以防染
料沉淀在血膜上。 5.如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加少许甲醇溶解,
但需立即用水冲掉甲醇,以免脱色。
注意事项
6.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 创造良好的染色环境,而后加染液,或加缓冲 液与染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
2.推片与血液接触的边缘要光滑、整齐,推片使用后要及时 把血擦干净。
3.推好的血涂片应在空气中晃动,使其尽快干燥。天气寒冷 或潮湿时,应与37℃恒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 小。
4.血涂片应在1小时内染色或在1小时内用无水甲醇(含水量 ﹤3%)固定后染色。
注意事项
5.血涂片影响因素主要有:血滴大、血黏度高、 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应有的放矢,对红细 胞比积高、血黏度高的患者应采用小血滴、小 角度、慢推;而贫血患者则采用大血滴、大角 度、快推。
血膜外观成紫红色, 红细胞呈粉红色, 细胞核呈紫红色, 嗜酸性颗粒呈桔红色, 嗜碱性颗粒呈紫黑色。
注意事项
1. pH值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由于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均为两性电解质,所带
电荷随溶液pH而定。对某一蛋白质而言,如环 境pH﹤pI(蛋白质的等电点),则该蛋白质带正 电荷,即在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于酸性 伊红结合,染色偏红;相反,则易于美兰天青 结合,染色偏蓝。为此,应使用清洁中性的载 玻片,稀释染液必须用pH6.8缓冲液。冲洗玻片 必须用流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