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2.1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砖砌电缆沟的施工工程。
2 编制依据
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2DL/T5210.1-2005
3.33 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及要求
3.2、材料准备及要求
3.2.1、混凝土采用自拌,砂、石应有复试报告,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2.2、砖采用机制红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2.3、模板应采用表面平整、加工精密、有一定刚度的多层胶合板。
3.2.4、钢筋应进行外观及资料(出厂合格证中)检查,并经送样复试合格。
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完善。
3.3、主要机具
3.3.1、装载机、自卸汽车、砼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潜水泵、蛙式打夯机、柴油发电机、单面木工手压刨床、木工园锯、激光经纬仪、经纬仪、水准仪、磅称、挖掘机。
弯曲机。
4.44 4.1
4.2、操作工艺
4.2.1、电缆沟基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基槽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电缆沟基槽两侧设排水沟及集水井,以防止沟壁坍塌。
开挖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设计勘察单4.2.2、浇筑混凝土底板垫层
20mm 时,应采好稠度。
砌砖时铺灰长度不应超过500mm ,并图4.2.3电缆沟墙体砌筑及压顶钢筋绑扎
砌筑过程中,将预埋铁件砌入电缆沟墙体内,应根据预设的粉刷层厚度拉线控制预埋铁件标高及凸出墙体位置。
铁件应事先制作完成。
电缆沟墙体按照规范砌筑,顶层砖均应采用“全丁”砌筑,砌筑完成后,砌体顶面采用砂浆灌缝。
墙体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留置变形缝,上下贯通,并应和底板、垫层变形缝位置一致。
4.2.4、电缆沟压顶混凝土施工
4.2.4.1、在电缆沟外墙弹出水平线,根据水平线安装压顶模板,采用钢制卡具固定压顶模板。
压顶模板上口根据水平线调平,为防止压顶模板上口倾斜,在压顶两侧设置木方与基坑边沿土方打桩固定。
压顶钢筋与墙顶面及模板两侧设混凝土保护层。
4.2.4.2、压顶浇筑前墙面应浇水湿润。
压顶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
顶在变形缝处也应断开。
4.2.4.3、伸缩缝设置以15m至
4.2.4.4
不应小于
根据墙面粉刷厚度塌饼、冲筋,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1:2水泥砂浆压光。
粉刷前墙面要充分浇水湿润,混凝土压顶面层采用108胶水掺水泥素浆批浆。
为保证电缆沟长方向粉刷的顺直及平整,用经纬仪测点在顶面弹中心控制线,沟壁弹水平控制线,作为粉刷面的基准线。
电缆沟粉刷中,原材料应采用同一批次进场材料,砂浆配比应统一,以保证电缆沟粉刷面色泽均匀一致。
粉刷砂浆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不允
许用干水泥或砂浆干粉在粉刷层表面吸水。
粉刷面层压光后,电缆沟应棱角通长顺直,沟壁平整,无砂眼、凹坑,抹纹,粉刷层色泽一致,无空鼓、龟裂。
电缆沟顶粉刷宜每隔2m镶贴分格条,以减少由于沟长而引起的收缩裂缝。
注意做好电缆沟内外层粉刷,尤其加强外侧粉刷。
4.2.7、电缆沟底找坡、压光
4.2.7
应不少于3遍,
7d。
5
5.1、主控项目
按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2005第10.4条款进行质量检查,主要项目如下:
(1)沟道中心线位移偏差:≤20mm;
(2)沟道顶面标高偏差:0~-10mm;
(3)沟道截面尺寸允许偏差±15mm;
(4)沟侧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5)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中心位移允许偏差≤15 mm,倾斜度允许偏差2%。
5.2、一般项目
5.2.1
表5.2.1筋制作的允许偏差
表5.2.3抹灰的允许偏差
5.3.1、抹灰工程施工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进行结构工程的验收,合
格后方可进行抹灰。
5.3.2、基层处理要求,砖、砼基层表面凹凸太多的部位要进行剔平式或用1:3水泥砂浆补齐。
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5.3.3、抹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拉直、立线吊直、弹出准线。
5.3.4、有隧道墙面的阳角,砼柱面,和洞口的阳角,应用1:3水泥
砂浆打底,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
5.3.5
的情况下尽量要薄,每遍厚度在
直,铁抹子压光。
5.3.6
和裂缝。
6
6.1
6.2
方位坐标。
6.3、室内沿电缆沟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7 安全、环保措施
7.1、安全措施
7.1.1、建立交通安全、施工安全和文明安全的综合性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负责人,安全工程师任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
7.1.2、做好挂牌施工,将工程名称、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各级负责人及工程示意图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7.1.3、在沟槽开挖前,探明地下管线走向标高,并开挖样洞,插上红旗,施工中随时监测,并加以保护。
7.1.4、在道口和沟槽周围设置全封闭安全护栏,设红灯示警,并派专人监护和指挥过往车辆。
7.1.5
施工设计。
7.1.6
铲斗保持一定距离。
火器材。
7.2
排专人实行洒水防尘措施,确保无扬尘。
现场暂存土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起风扬尘;水泥、砂等易扬尘的材料,安排在库房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防扬尘措施;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前进行环保检查,尾气排放超标的不予使用。
7.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噪音高的避开夜间施工。
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机具,对人为的施工噪音采取降噪措
施;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噪音大的机械、设备隔音消声间,有效地消除噪音危害。
7.2.4、工程竣工后,应迅速拆除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边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8 质量记录
8.1、质量保证资料;
8.1.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1.2
8.2、施工记录:
8.2.1、自互检记录。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