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的概念、路径和构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文化产业的概念、路径和构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五、余论:充分认识在我国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复杂性
• • •
(一)在工业化高峰期构建文化市场,与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不兼容 (二)率先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相脱节 (三)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建设文化市场,与相关领域的改革难协 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
序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进路
联合国贸发会议模式
• “贸发会议”的分类基于联合国统计国际贸易的方法,分成了四大组别和9个 子群。
5、创意经济
• • •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关于创意经济的定义: 1)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概念的基础是创意资产拥有促进经济成长和发展的 潜能。 2)可以促进创收、创造就业机会及增进出口收益,同时促进社会包容、文化 多样性和人类发展;



3、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所有创意及表演艺术、传统与文化产 业(不论国有或私有)中的运用,也是对文化领域的经济组织和对其中生产 者、消费者及政府行为的关注。这一课题包含了一系列方法,当中有主流的 和激进的、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和制度经济学。文 化经济学主要参考书是索罗斯比主编的《文化经济学手册》。

第二种看法是将创意看作一种可测度的社会进程。这不仅需要测度创意的经 济成果,同时还须测度由四种创意资本(社会的、文化的、人力的、结构或 体制的,它们是创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互动而形成的创意活动的循环过 程。这些因素的累积效应就是“创意的成果”。 这就是创意指数的框架,也称为“ 5Cs模型”。 在这里,“创意”也可以被定 义为观念产生、联结和转化为有价值的实物的过程。 而“2、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这个词出现在二战后以西奥多 •阿多诺(Theodor Adorno)、马克 斯·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娱乐的激烈批评中 。在当时,“文化产业”是一个“单数”的词,应该被翻译为“文化工业” ,在这里文化和产业是对立的,用来批判大众文化对工人阶级的新的控制。 但是在今天,文化产业已经被普遍使用“复数”,用来指制造文化产品与服 务的行业类型,这一概念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例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连接了无 形的文化内容创作、制造与商品化过程。这些内容通常受著作权法保护并可 以采用产品或服务的方式’。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文化产业的一个 重要方面就是其在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保证文化民主化中所起的核心作 用。 文化与经济两方面属性的结合赋予了文化产业独特的面貌。” ——《2008创意经济》

英国模式
• “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 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 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 、电视广播等 ,共总有13个行业。 ——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DCMS), 2001 符号文本模式 “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 公司,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那些最核心的文化产业机构 ----“之所以是核心文化产业,乃是因为它们主要从事文本的产业化生产与流 通” ——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中文版
2,从文化到经济:

• •
第一阶段:传统文化阶段,以脱离大众的精英文化为标志。
第二阶段:从传统文化到商业文化,精英文化为媒介技术和文化市场所 中介。 第三阶段:从商业文化到文化产业,将商业文化建立在大众传媒基础上。

• • • •
第四阶段: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引发国民经济整体格局变化。
第五阶段:从文化产业到创意经济: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整体性重 构现代社会文化经济体系 最后一个阶段也可以称为“从创意经济走向创意社会”。中国已经走在 世界的前列,经典案例是“腾讯”。
4、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这一语汇的运用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它是相对较新的词汇, 出现在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的“创造性民族”(creative nation )的报告中。1997 年英国政府文化、媒体与体育部成立了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制定了著名的“ 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创意产业”开始在全世界被决策者们更广泛地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扩展了文化产业概念的外延,并超 越了艺术的范围。 创意产业在不同国家出现不同的模式:
——作者题记

二、现代文化市场的特殊属性


(一)文化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具 有高度复杂性的商品
(二)文化市场的交易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文化市场交易活动 的供需双方,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三)文化市场的交易中介是大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其特点是 具有高度分工和专业性,其目的是降低以至于消除文化市场供需双方的 不确定性
• • • 1、1997年: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课题组 2、1998年:国际传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3、1999年:加入WTO对中国文化产业影响研究
科学的认识是:文化产业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概念,必须将文 化产业的概念放在历史维度中加以考察,才能建立起理解的框架。

理解文化产业有两个历史维度: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1:从经济到文化:

• • • •
第一产业为主的阶段: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
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 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 第四产业为主的阶段:以知识性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 第五产业为主的阶段:以艺术和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
文化产业的概念、路径和构想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第一部分:已有的概念定义
• • • 根据《创意经济报告》中列举的定义,有以下几个概念: 一、创意 第一种看法:包括“文化创意”、“科学创造”、以及“经济创意”三个内 容。文化创意包括想像力——一种产生原创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式阐 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加以表达;科学创造包含好奇心、一种勇于 实验的愿望和在解决问题时创建新的联系;经济创意是能够引导在技术、商 业实践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创新的动态过程,同时也与争取经济中的竞争优 势紧密相连。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4页


我们每日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是出自每一个艺术家和文化创作者 的充分的自我表达,以及每一个消费者充分的自我选择。我们这个时代所需 要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立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创造性思想的充 分表达之上,这才是目前官方政策文件中谈到的“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 益”,以及围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重 大论断的核心要义所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模式

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知识产权作品的创作、制造、生产、传播和发行的各个行 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3)。因此,创意集中体现为知识产权,并被纳 入制作知识产权产品与服务的过程。进一步细分后,可以根据产品和服务中 知识产权含量的多少分为“核心知识产权”和“部分性版权产业”。
以上模式行业分类比较
(四)文化市场的交易环境由法律法规和政策构成,其特点是具有多重 结构,既规范又有弹性 (五)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如何从文化市场的管理走 向“治理”
• •
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点
• • • •
(一)统一性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开放性是建立统一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 (三)竞争性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的基本动力 (四)有序性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文化圈囊括了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等不同的阶段,由五个阶段 组成:
根据以上“文化圈”理论,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对文化领域定义的层级模型。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路径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第一,所有概念都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第二,这些概念 服务于政策目的,而不同国家的文化政策都有自己所在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不同 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做比较研究,但是提不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框架。

四、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 • •
(一)对文化产品复杂性的认识不到位,不明确定义意识形态的属性
(二)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的不确定性认识不清,管理不到位 (三)对文化市场赖以支撑的中介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放手发展 (四)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所需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认识不足,导 致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深化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问题研究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18年6月16日

引言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概念具有强烈转型国家特点,这一点在概念用语上表 现的很明显:我们在英语文献中找不到“文化市场” ——culture market (更不 要说“现代文化市场体系”——modern culture market system ),而只有“书籍 市场”、“音像市场”、“演出市场”等等。能够见到的“文化市场”表述 都是源出于中文的政策文本。这说明原生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文化市场是从某 种自发活动和具体的行业市场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转型国家的文化市场一开 始就是个异质的系统,涉及到主观的建构和整体性规则的改变。因此,原生 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在对于文化市场的认识 上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前者是从局部到全局,有“演化生成”性质(哈耶克 语);后者是从全局到局部,有整体建构性质。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 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文化部分中,《决定》醒目地以“建立健 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题,指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