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课程教案

经济法-课程教案

经济法课程第1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2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3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4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5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6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7讲教案经济法课程第8讲教案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

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司注册资本应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股本总额为公司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5)发起人的出资要求出资方式: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④发起人制订公司早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⑤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⑥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2)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A. 发起设立是由公司发起人自己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成立公司。

B. 募集设立是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成立的公司。

3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一一依法办理筹建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

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5)发起人的出资要求出资方式: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1.股东大会1)股东大会的性质和职权:性质:股份有限公司由股东组成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职权:(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 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3) 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4)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5) 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6)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⑺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8)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9) 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10) 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11)修改公司章程。

2) 股东大会的形式A. 年会即每年按时召开一次,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年会应于上一个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六个月之内举行。

B. 临时会议是指在年会以外遇有特殊情况依法召开的大会。

《公司法》规定了召开临时会议的5种情况:(1) 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早程所疋人数的2/3时;(2) 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3) 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4) 重事会认为必要时;(5) 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C.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

股东大会召开30日之前,应将会议将审议的事项通知各股东。

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3)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A. 特别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解散和修改公司章程所作的决议。

特别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B. 普通决议:除特别决议之外的为普通决议,只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C.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股东可以自己出席股东大会,也可委托代理人出席。

2.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1)重事会:A. 是公司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由5- 19人组成。

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B.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职权:(1) 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2) 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3)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4) 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5) 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6) 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7) 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8)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9) 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10)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C. 董事会的召开。

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由董事长召集主持。

D. 重事会的决议。

股份公司的重事会,须有一半以上的重事出席方可举行。

重事会的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2) 董事长。

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选举产生。

3) 股份公司的经理。

A. 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由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

B. 股份公司一般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若干人,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

C. 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1)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2) 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3) 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4) 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5) 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6) 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7) 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8) 公司早程和重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监事会一一公司经营活动监察机构A. 成员不得少于3人,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B. 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C.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1) 检查公司的财务;(2) 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⑶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5)公司早程规疋的其他职权。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1. 股份与股票1 )股份是构成公司全部资本的最基本的计量单位,是股东权利义务产生的根据。

2 )股票是股份表现为证券的形式,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3)股份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A. 根据股份是否标明股东姓名,分为记名股与无记名股。

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

公司发行记名股票,应当备置股东名册。

B. 根据股东的权利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普通股是股东享有平等权利的股份,也是最基本的股份;优先股是比普通股享有优先权的股份,其预定的优先股股息率一般高于企业债券的利率,分配顺序优先于普通股。

发行优先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保守的投资者。

C. 根据投资主体不同,我国公司设置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

国家股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国家股不允许自由买卖和流通;法人股为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其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个人股是个人以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外资股是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向准许外商投资的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分为人民币特种股(B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N股、S股)两种。

D.根据股份发行的先后,可分为原有股和新股。

2. 股份发行1 )股份发行的原则。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同次发行的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支付相同价格。

2) 股票发行价格。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以超过票面金额为股票发行价格的,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以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溢价款列入公司资本公积金。

3) 股票的形式。

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4) 新股的发行。

公司发行新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 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2) 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以当年利润分派新股除外);(3) 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⑷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3.股份转让:指以转移股票所有权而转移股东权利的法律行为。

股份转让自由是股东权的重要内容和股份公司的本质属性。

1) 股份转让的方式: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

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

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2) 股份转让的限制:(1)发起人持有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二年内不得转让;(2)公司董事、经理、监事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3)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转让其持有的股份,应遵守相应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4)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四•上市公司:1. 概念: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 上市的条件及程序1)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经济法课程第9讲教案有名合同是立法上规定有确定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又称典型合同。

如《合同法》在分则中规定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合同。

对有名合同可直接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该种合同的具体规定。

无名合同是立法上尚未规疋有确疋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

对无名合同则只能在适用《合同法》总则中规定的一般规则的同时,参照该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中最相类似的规定执行。

2 •根据合同当事人是否互相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分为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单务合同是指仅有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的合同,如典型的赠与合同。

单务合同履行中不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等问题。

双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相互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如买卖合同、承榄合同、租赁合同等。

3 •根据合同当事人是否为从合同中得到的利益支付代价,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有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从合同中得到利益要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如买卖合同。

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不需为从合同中得到的利益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如典型的赠与合同。

1 •根据合同是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还疋在当事人意思表示致后,仍须有头际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能成立,可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诺成合同是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的合同。

实践合同是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后,仍须有实际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

如保管合同。

5 •根据法律是否要求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才能成立,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订立方可成立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法律对合同订立末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

(通常,合同除有法律特别规定者外,均属不要式合同。

)6 •根据合同是否须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可将合同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