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喉科学

耳鼻喉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Otolaryngoloy-Head and Neck Surger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奠定基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有显著的发展。

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介绍一些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田勇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27学时,大课讲授15学时,见习12学时。

大课不能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内容。

本课程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课堂出勤占5%,阶段性学习测验占30%,见习成绩占15%。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鼻腔炎症性疾病 1.00 0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鼻息肉0.50 1.00鼻出血鼻窦炎性疾病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咽炎、扁桃体炎、咽部脓肿咽肿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喉肿瘤喉阻塞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中耳炎性疾病耳源性眩晕耳鼻咽喉基本检查法耳鼻咽喉特殊检查法0.502.001.001.001.002.001.001.001.002.001.001.001.002.001.001.001.001.501.50合计21 6 总计27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自学)目的要求1、熟悉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范畴及特点。

了解其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

2、了解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3、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其它临床学科的关系。

4、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特殊性,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

教学内容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其它临床学科的关系。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范畴及特点。

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

第二篇鼻科学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目的要求1、掌握鼻腔各壁的结构,特别是外侧壁、中鼻道的结构。

2、掌握外鼻静脉回流及特点。

3、掌握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鼻中隔前下区的血液供应。

4、掌握各鼻窦的位置、分组、开口的部位。

5、掌握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6、掌握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

7、掌握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

了解鼻腔神经分布。

8、熟悉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9、熟悉外鼻支架及构成。

10、了解鼻腔粘膜的分区及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1、外鼻支架和外鼻静脉回流。

2、鼻腔和鼻窦的位置、分组、开口的部位。

3、鼻窦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4、鼻腔粘膜的分区及结构特点。

5、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鼻中隔前下区的血液供应。

6、鼻腔各壁的结构,特别是外侧壁、中鼻道的结构(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7、鼻腔神经分布。

8、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

第二章鼻的检查法(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对光、外鼻检查及前鼻镜检查要点。

2、熟悉鼻窦触诊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简易嗅觉检查法。

3、了解后鼻孔检查、体位引流、常用影像诊断法及鼻窦内窥镜检查法。

教学内容耳鼻咽喉检查常用设备及额镜使用法,掌握鼻腔检查法。

第三章鼻部症状学(自学)目的要求熟悉鼻的常见症状:如鼻塞、鼻漏、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等。

教学内容鼻阻塞、鼻音、鼻漏、嗅觉减退、鼻源性头痛、鼻出血。

第四章鼻的先天疾病(自学)目的要求了解外鼻先天畸形、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脑膜脑膨出等。

教学内容鼻部脑膜脑膨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第五章鼻外伤(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掌握脑脊液鼻漏诊断,熟悉其保守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了解其手术方法。

3、了解击出性骨折、击入性骨折的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2、击出性骨折、击入性骨折的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

3、脑脊液鼻漏的诊断。

4、脑脊液鼻漏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

5、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方法。

第六章外鼻炎症性疾病(自学)目的要求掌握鼻疖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鼻部静脉血循环的特点,警惕发生严重并发症,鼻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鼻前庭炎与鼻前庭湿疹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3、酒渣鼻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七章鼻腔炎症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两类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

2、熟悉急性鼻炎很常见,为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等特点。

3、了解萎缩性鼻炎的特征为鼻粘膜萎缩性病变,重者鼻甲骨、骨膜及骨质也可萎缩。

掌握其典型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1、急性鼻炎病因,局部症状、检查所见、局部治疗和防治原则。

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2、慢性鼻炎的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二者的鉴别诊断。

病理改变。

局部病因及职业或环境因素与病因学的关系。

3、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检查特征、防治原则及主要治疗方法。

病理改变。

原发性和继发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

第八章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3、了解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3、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5、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第九章鼻息肉目的要求1、熟悉鼻息肉的症状和体征。

2、熟悉鼻息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鼻息肉的病因、病理。

4、了解鼻息肉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鼻息肉的病因、病理。

2、鼻息肉的症状和体征。

3、鼻息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鼻息肉与鼻息肉病。

5、鼻息肉的治疗方法。

第十章鼻中隔疾病(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鼻中隔偏曲的定义。

2、掌握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熟悉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4、了解鼻中隔偏曲的形成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鼻中隔偏曲的症状及对邻近器官的影响(如与鼻源性头痛、易患感冒、鼻出血及窦鼻炎以及分泌性中耳炎等的关系。

)2、鼻中隔偏曲病因及处理原则。

3、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的表现、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鼻出血目的要求1、掌握鼻出血的病因和常见部位。

2、掌握鼻出血的处理原则。

3、熟悉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鼻出血的常见部位。

2、鼻出血的病因(全身和局部因素)。

3、鼻出血的处理原则。

4、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第十二章鼻腔及鼻窦异物(自学)目的要求掌握典型症状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鼻腔及鼻窦异物的病因、典型症状及诊断方法及取异物的常用方法。

第十三章鼻窦炎性疾病目的要求1、熟悉急性鼻窦炎病变系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重者可累及骨质,亦可引起邻近器官的并发症。

2、熟悉慢性鼻窦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掌握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熟悉小儿鼻窦炎的病因特点,检查、诊断及处理要点。

4、了解发病特点及其严重性,及时诊治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急性鼻窦炎病因、常见症状,并发症的途径、后果及其预防措施,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

2、慢性鼻窦炎病因、常见症状、头痛特点。

诊断要点,X线和CT特征及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方法,鼻窦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式。

3、小儿鼻窦炎与成人鼻窦炎之不同点。

其临床症状、并发症、处理原则和方法。

4、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特点、症状、体征、并发病及治疗原则。

第十四章鼻源性并发症(自学)目的要求熟悉鼻源性眶内、颅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鼻源性并发症产生途径,种类,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

第十五章真菌性鼻-鼻窦炎(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真菌病临床表现。

2、了解鼻真菌病日渐增多,应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内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病因、病理改变。

鼻真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后果。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及预后。

第十六章鼻及鼻窦囊肿(自学)目的要求熟悉鼻前庭囊肿的特点和鼻窦各种囊肿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1、鼻及鼻窦囊肿症状及其与鼻窦肿瘤的鉴别诊断。

2、牙源性囊肿与其它囊肿的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第十七章鼻-鼻窦肿瘤(自学)目的要求1、熟悉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早期诊断的意义。

2、了解常见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3、了解恶性肉芽肿为破坏甚于恶性肿瘤的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教学内容1、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瘤及骨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上颌窦癌、筛窦癌的早期症状和向邻近器官(如牙、眼等)发展的相应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3、恶性肉芽肿病因及病理。

常见症状特点。

诊断要点,以及处理原则和常用方法。

第十八章鼻内镜外科技术(自学)目的要求掌握内窥镜在鼻腔和鼻窦外科应用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内窥镜在鼻腔和鼻窦外科应用的优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篇咽科学第一章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目的要求1、熟悉咽的分部及其重要结构。

2、熟悉扁桃体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1、咽的分部及其重要解剖结构、邻近关系、咽的位置。

2、咽淋巴环的构成,婴儿时期的特点,临床意义。

3、咽壁的构成和咽间隙(如扁桃体周围隙、咽后隙、咽旁隙等)等部位, 所在的重要血管、神经干等及其临床意义。

4、腭扁桃体及其血供、咽扁桃体(腺样体)的解剖部位及其组织学特点、咽的神经分布。

5、咽的生理功能。

6、扁桃体的免疫机能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章咽的检查(自学)目的要求了解鼻咽、口咽、喉咽的检查法。

教学内容1、颈部扪诊、口咽部检查法。

2、鼻咽部、喉部检查法。

3、鼻咽、喉咽内窥镜检查法。

第三章咽的症状学(自学)目的要求熟悉咽部的常见症状,如咽痛、咽异常感觉、吞咽困难等。

教学内容咽部的常见症状。

第四章咽炎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慢性咽炎的症状及处理原则。

2、熟悉急性咽炎病因、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1、急性咽炎常见致病原因。

典型症状、检查所见及处理原则。

2、慢性咽炎常见致病原因。

各类咽炎的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

防治原则及常用方法。

第五章扁桃体炎目的要求1、熟悉急性扁桃体炎的典型症状及其主要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慢性扁桃体炎可成为全身“病灶”。

掌握手术适应征、禁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