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五章学习的迁移★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迁移的概念及种类。
(2)迁移的作用。
(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5)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考纲链接1.迁移的概念及种类。
(1)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2)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训练可以改善人的某种心理能力,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训练某种心理能力。
获得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迁移。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内容,前后学习中有共同的内容,一种学习就能影响另~种学习。
(3)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4.现代的迁移理论。
(1)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2)继奥苏泊尔之后的几种观点:①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②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C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B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3.(C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B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B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C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C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1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B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1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C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1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1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A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15.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1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17.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D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1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C )。
A.有积极作用 B.有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19.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C )。
A.教师指导 B.媒体 C.认知结构 D.学习材料的特性20.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B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直接性动机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2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C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22.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的理论是(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23.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D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24.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加涅25.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A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2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C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2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B )。
A.经验泛化作用 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 D.相同要素作用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_具体_迁移。
2.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水平_迁移。
3.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迁移划分为_一般_迁移和具体迁移。
4._教学程序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5.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_学习迁移_。
6.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_正迁移_。
7._迁移_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8.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_共同要素_时,才能产生迁移。
9.金特纳、吉克等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_内在关系_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
l0.现代迁移理论中有人认为通过_社会交互作用_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11.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熊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_一般迁移_。
12.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和_认知结构_。
l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学习的心向与定势_。
14.陆钦斯的_量杯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5.现代迁移理论中,以_加特纳_和吉克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16.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正迁移和负迁移_。
17.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苛勒,他强调_顿悟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18.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_一体化_和网络化。
19.以_安德森_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20.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上的_负迁移_。
21.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自下而上_迁移。
22.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自上而下_迁移。
23.经验类化理论强调_概括化_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
24.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_关系_的角度对经验类理论进行重新解释。
25.奥苏泊尔的_认知结构迁移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26._教学程序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27.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_阻碍_两种。
28.迁移是学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_能力与品德转化_的关键环节。
29.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多种情境中,这叫_一般迁移_。
30._迁移_是学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1.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称之为_负迁移_。
3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学习活动,这种迁移属于_一般迁移_。
33.早期的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_关系转换说_等。
3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是_有条件_,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后继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第一种观点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第二种观点强调_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_对迁移的影响。
36.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_潜在的_的心理背景。
37.促进迁移的教学包括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_教授学习策略_,提高迁移意识性。
38.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_基本_、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39.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_教学程序_得以体现、实施的。
三、简答题。
1.简述迁移的种类。
答:(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简述迁移的作用。
答:(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答: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产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
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