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第一章绪论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66闭,69闭名词解释)P4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5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6 69闭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n 教学相长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n 举例分析 n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3P27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
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1.--的波动性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 --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 情绪、情感的内隐性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 (7-8讲)1试重点,非常重要。
P38-40● 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 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重视。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第一,学习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第二,学习的批判性、独立性、自觉性不断增强; 第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
3p60非常重要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亦称社会学习。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9-10讲)全是闭卷形式 1P66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种类:(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强化动机理论)4.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最佳激起水平理论)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1)强化动机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再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必不可少)(2)成就动机理论(68闭)(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3)归因动机(66开,论述如何正确指导归因理论分析)(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4)自我效能理论(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1学习的影响。
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66闭,68闭论述迁移和正负迁移,举例)2(69闭)1. 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2.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相互影响)3.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4.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讲授学习方法(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 (3)概括原理说 (4)关系转换说(5)学习定势说(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7)迁移理论的新发展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P103(66闭,词解释,自我意识)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从内容看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从在自我意识中发挥的机能看,可以分解为主格我和宾格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是指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2p104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1)自我中心时期(2)客观化时期(3)主观化时期69闭)(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1P119(66闭,68闭69闭集体,的概念,没打错,是集体。
变态)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66闭,简答)(2)从众和服从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消极方面讲,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其中: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个性因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4130(66闭,69闭简答)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意义(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5132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1136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从广泛和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具体目标是:(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内容:(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因素的教育(3)环境适应教育(4)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5)健康人格的教育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66开卷(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3)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1非常重要170-174牢记)闭卷和开卷会反复考。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身心健康保健员)2(66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1、组织教学的能力4、独立创新的能力2、言语表达的能力5、实践操作的能力(1)教师的认知特征(智能、学科知识、学术方面的准备)(2)教师的人格特征(理解别人、与别人相处、了解自己)(3)教师的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