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
即: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 (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
这个时期是对新建筑的探索时期,也是向现代建 筑过渡的时期。各种各样的全新风格建筑涌现, 流派纷纭。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变迁时代背景 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广泛的突
变,以反传统为特征的运动。在世纪转折时期, 西方社会,首先是西欧各国出现了文化方面的大 震荡、大转变,形成反传统、破旧立新的一代奇 观。这次文化变迁的浪潮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 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这次文化变革, 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文明或现代文化的新阶段。 世界跨进了既有工业化又有现代文化的新的历史 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剧烈的社会变迁。建 筑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创建 “田园城市”理论,为后人形 成“城乡统筹规划”理论奠定 了基础。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 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 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 产品的供应。城市的规模必须 加以限制,每户居民都能极为 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上 世纪40年代以后,霍华德的思 想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 和城市规划法规中得到了反映。
1.花园城市(田园城市)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 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 为“田园城市”。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田 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英国人霍华德创建 “田园城市”构想 图
主义与学派
世界近现代建筑
一、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
筑
(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 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 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 的影响。(也可以归为新古典主义)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 旋门。 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 学。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 剧院。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 亚洲议会大厦。
2.带形城市
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马泰提出的一种主张城 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 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 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 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 间。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 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 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 城市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 环境恶化。
①铁结构 ②铁和玻璃的结合 ③钢筋混凝土
1.水晶宫——完全钢铁玻璃的巨物先河,公认为 “第一个现代建筑”。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 览馆,由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建造。它使用了新 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 数制与整体装配;它的缺点是将铁作成拱,没有 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它的意义是低成本,高效 率,八个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 筑。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3.新协和村
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设想的一种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实行
财产共有和民主管理以及生产和分配社会化的制度。欧文曾在美国购买土地
进行实验,但全新的 材料、全新的社会关系、全新的哲学、全 新的建筑。工业化前的建筑学是“考古建 筑学”,工业化后的建筑学是“技术建筑 学”,是由围绕着技术的进步展开的。
艾菲尔铁塔
3.机械馆
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对建 筑的影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机械馆是本次博 览会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运用当时最先进的 结构和施工技术,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 使用了钢制三铰拱的原理,跨度达到115米的新 纪录。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
(三)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剧增,城市环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坏,为了解决城市 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 巴黎改建(欧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 (嘎涅),带形城市(马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