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整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1、中国GDP分析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图3.3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中国CPI指数分析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

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3.4 2005-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3.5 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3、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图3.5 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情况
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9%;纺织业增长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4%,其中汽车制造增长20.3%,船舶制造增长2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2.0%。

6大高载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

表3.6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00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5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

表3.7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农村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9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中部地区投资49846亿元,增长35.8%;西部地区投资49662亿元,增长38.1%;东北地区投资23733亿元,增长26.8%。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增长33.0%。

图3.6 2005-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一)经济复苏虽然强劲,但增长后劲略显不足
1.经济尚未进入自主复苏阶段
虽然2009年GDP、工业增加值、投资等指标的增幅都很大,但政府投资起了主导作用,民间投资的并不强。

因此,虽然经济复苏形势非常强劲,但是没有达到一个自主的阶段。

2.实体经济缺乏现实的增长点
从过去的经济周期来看,当经济经历一次大衰退以后,要走上坚实的复苏之路不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而是新兴产业带来的新一轮增长点。

虽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已出台,新能源等七大新兴战略行业发展规划也将推出,但真正见效还需时间。

(二)2010年政策走势:宏观调控政策并未转向,积极政策不会轻易退出
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央行1月12日意外宣布1月18日起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不能就此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已经转向,中央政策并没有大的转型。

中国经济尚未进入自主增长阶段,因此积极的政策不会退出,中央政策的总基调依然未变:一是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二是“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取向不会改变,2010年将更加侧重于后三点,并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三)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GDP逐季走低,全年增长10%左右
分季度来看,由于政府刺激政策不会很快退出,加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库存回补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第一、二季度的GDP增速可能较快,但到下半年GDP增速将逐季走低,全年将在10%左右。

表3.8 2009-2010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2.出现温和通货膨胀,CPI增长3%左右
对于2010年通胀担忧情绪的上升,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事实:第一,正的翘尾因素;第二,巨量信贷和高企的货币供给增速;第三,美元疲软推升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通胀可能卷土重来;第四,资源价格改革带来的成本推升和资产价格泡沫带来的联动效应。

正是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2010年物价将出现上涨,但这种通胀可能是温和的。

一方面,我国已经连续六年粮食丰收,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各主要经济体的产能过剩局面仍普遍存在,多数商品仍处于供过于求的境地。

此外,政府多方位出手管理通胀预期对于防通胀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预计全年CPI涨幅在3%左右。

相关主题